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百家看法

[南方都市报]户外控烟“劝你善良”,“不听劝”的该咋办

时间:2025-03-31 08:50:28  作者:  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期,上海对外滩、武康路、豫园商城等8个中外游客集中、人群密集的“网红”地标场所,多举措重点推进“游烟”治理。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这波操作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温柔的城市净化行动”,既不罚款也不强怼,主打一个“劝你善良”。

走在路上,前面突然有人“吞云吐雾”,烟雾烟味随风“糊”你一脸……这些边走边抽形成的二手烟雾,就是“游烟”。2024年,上海市爱卫办开展的万人调查显示,近六成市民经常遭遇“游烟”,逾九成市民反感“游烟”。

从室内全面禁烟到火车站吸烟室拆除、室外吸烟点标准化,上海此次推进室外“游烟”治理,控烟范围进一步扩大,再次释放出城市推进无烟健康环境建设的坚决态度和积极信号。对“游烟族”“劝你善良”的柔性治理方式,疏堵结合、循序渐进更易被吸烟者接受,因此也得到不少公众认可。但从另一角度看,相比于室内控烟有相关条例明确其适用场所,并无具体规定对户外吸烟场所范围进行列举和限制,因此,能否以执法方式对吸烟者进行劝诫,实则没有明确的法理支持。所以,采取“既不罚款也不强怼”的治理方式,实际上也是法治思维下审慎考量的结果。

“游烟族”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分散、流动,如何精准“捕捉”、让劝阻持续有效,具体操作上其实面临着许多挑战。户外控烟的监管范围更广,也就意味着监督成本和难度都在加大。更进一步讲,禁烟标识尚且都常被吸烟者忽略,面对基数大、范围广的“游烟族”,仅靠街头志愿者和管理者的温柔提醒,还是可能出现吸烟者拒绝灭烟、没有前往吸烟点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当然,几个“网红”地标场所带头开始“劝你善良”,毫无疑问对提高市民意识、共同营造控烟氛围大有裨益,但就控烟效果本身而言,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户外控烟“从无到有”值得肯定,但也必须承认,无论是地方还是全国层面,控烟进程仍面临着诸多根源上的困难,这也让控烟实践从“说出来”真正转化为“听进去”常存阻力。“劝你善良”对“听劝者”而言无疑是有温度的治理方式,但对“不听劝者”而言,何尝不是依法治理下的控烟盲区和对“不文明”的被动让步。南都评论及其报道此前就曾指出,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国性控烟规定法律位阶不高且缺少罚则,无法处罚室内吸烟行为,控烟条例长期处于“空转”状态。顶层规定的缺位让室内控烟力有不逮,对于室外控烟更是如此。

就在日前,上海一名推着婴儿车的父亲在迪士尼乐园入园安检排队时,就和吸烟者发生争执。根据当地有关条例,能否管、是否罚就缺少更明确的法律依据,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今年全国两会前夕举办的“全国两会代表、知名专家控烟与健康研讨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就曾呼吁加速全国立法进程。想要进一步推进控烟进程、下决心“动真碰硬”,出台全国性的控烟立法就应当被提上议程,而对于“不听劝”的吸烟者,刚性约束才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谢思琪]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