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正义网评

[正义网]要反腐败,更要合理参与反腐败

时间:2012-06-26 16:46:00  作者:谢俊翔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中国预防腐败网”、“中国预防腐败调查研究中心”等47家招摇撞骗,打着“维权”、“反腐”等旗号进行敲诈勒索违法活动的网站近日被依法关闭。今年3月份以来,已有89家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网站被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关闭(新华网6月19日)

  这些网站被封闭后,我通过搜索引擎的“快照”功能,查看了它们被关闭前的网页架构,发现这些网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这些网站动辄在网站的标题栏添加“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等字段;二是这些网站的栏目中多含有“领导关注”、“各地动态”等栏目;三是这些网站的各个栏目的功能,就是转载、上传各地的反腐信息,看起来是各类反腐文章汗牛充栋,但是细细一看,其中的文章内容对公众应如何进行反腐的具体细节,比如腐败的危害、如何提供有破案价值的反腐线索、如何保存所知道的贪腐证据等关键问题,鲜有提及。

  从纯粹的技术角度讲,按照上述技术措施维护的网站,由于其上载的文章中,包含了“反腐”等大量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关键字,且更新快、上载文章量大,较容易被搜索引擎推到关键词搜索的前页:平心而论,这些都是正规的政府网站应当借鉴的网站推广措施。然而,问题在于,当这些措施用于诈骗等非法活动,以李逵之名行李鬼之事,乃至于劣币驱逐良币的严重后果——使得正规的反腐网站失去了公信力,其行为性质就发生质变了。诚如一名网名为“党三卷”的网友对该类网站所作抨击,“中国反腐败调查中心,你们是怎样工作的?对于网民反映的腐败案件,你们为什么不回信、不调查、不处理?你们这样工作,能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吗?”换句话说,对于网站前台的这些面上的文章,他们仿佛做得非常到位,而对于完成反腐所需要的踏踏实实的工作,他们却毫无回应。因为这些网站所关注的是以网络推广的技术手段来赢得点击率,进而以点击率带来广告收益以及藉此进行敲诈勒索、诈骗的资本,而对于真正的反腐工作,诈骗分子是没有一点责任感的。

  当然,这些网站能够得手,自然是因为部分反腐信息的披露,对于“潜伏”的腐败分子有所触动,但是这种触动对网站而言是获利的手段,但是对于侦查工作而言,却造成了打草惊蛇的恶劣后果,可能使苦心准备的侦查线索付之东流、毁于一旦。

  所以,在目前的反腐情势下,公民还是应该通过国家预防腐败局、以及各级检察院公布的举报信箱等正规渠道,举报自己所知道的反腐线索,以免给反腐李鬼可趁之机。

  总的来说,技术手段对促进反腐有积极作用,《刑事诉讼法》的修正案第一百四十八条也专门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提交有关机关执行。”所以,理性运用技术手段,保障公众合法参与反腐,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路径。

[责任编辑:zywyuxiao]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