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晚上,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上海地铁二运”发布了一则微博:“乘坐地铁,穿成这样,不被骚扰,才怪。地铁狼较多,打不胜打,人狼大战,姑娘,请自重啊!”该微博随即引发网络论战。24日上午,两名年轻女子在上海地铁二号线手持彩板,上书“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要清凉不要色狼”,以此表达抗议。(6月25日《山东商报》)
时间刚刚好,恰逢端午前后,正反双方围绕新时代下的“离骚”主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特别是上海二线地铁的微博,从已发生的案件来看,站在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如果仅考虑直立行走,骚扰者必须有效缩短自己与被骚扰者之间的横向距离,才有可能有效实现其骚扰目的——客观而言,这种做法无疑能够有效降低乘客间隙,增加地铁荷载,缓解交通压力。但是上海二线地铁宁愿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也要为女乘客提这个醒,实在是微言大义。不过从微博内容来看,似乎有三种潜意识的思维,暗藏其间,似有不妥:
一是代人决策的思维。“不被骚扰,才怪”、“自重!”,既帮骚扰者做出了选择,说如果女乘客穿成这样,骚扰者不去骚扰,“才怪!”——盛名之下,骚扰者不好意思了,一定要骚扰一下,免得被人“见怪”;被骚扰者也有要求,要自重,穿成照片里的样子,就不是自重了,照片里的衣服没看见是什么牌子的标签,但是人被贴了个隐形标签,这样穿似乎就是不自重的人了。
二是旁观者思维。“打不胜打、人狼大战”,实在是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给阅读者以强烈的现场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见识到地铁上的生动表演。若非确认出自微博,我还以为是电影海报的精彩配词。问题在于,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人在哪里?为什么他会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发言?“怎么样,被骚扰了吧?”——地铁是交通工具,不是电影道具,难道地铁管理者是围观群众?
三是推责思维。“姑娘,请自重啊!”言下之意,你自己要自重哈,我的事另外再说……在我印象里,上海二线里的事情还很多啊,比如说作为管理上的经典案例,上海一线的德国设计师们,在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上一条边,这样乘客靠近时就会“警觉”,注意到距离站台边的远近。而二号线的中国设计师们,就没有想到这一节,地面全部用相同颜色的瓷砖,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轨道,吓一大跳!我没坐过上海地铁,不知道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
白居易有诗曰:“周公畏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谁复知?”
有时候,眼睛是最坏的证人。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