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正义网评

[正义网]诟病追问是两会不可缺的监督

时间:2014-03-06 17:22:00  作者:范建生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公共资金去向不明,群众质疑有关部门敷衍了事。这次在全国两回上遭到代表委员的追问,公众感觉很给力。

  “社会抚养费收了多少?在哪里?谁管着?恐怕是一笔糊涂账。”全国政协委员王名说,“且不说历年来征收了多少,能不能把目前还没有花掉的数额告诉我?” 全国人大代表张元贵说,这笔巨额资金不仅“去向成谜”,使用更是“难上加难”,门槛太高、程序繁琐,有的物业公司派专人跑了两三年,也没闹明白这个房屋的“养老钱”到底存哪儿了。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审计厅副厅长李心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时表示,今年将专项审计社会抚养费,迈出破冰之步。(3月5日检察日报)

  的确,社会抚养费、公交卡押金、房屋维修基金等公共资金似乎从来没有公开过。即使过问,也是一问“三不知”,以致“习惯成自然”,悄然剥夺了公民的话语权和监督权。在倡导透明公开,诚信服务的今天,公众自然想知道这些与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资金“去哪儿了”。而有关部门敷衍了事,支支吾吾。在“不能说的秘密”的背后,则掩盖着“小金库”、挪用、私吞等违法违纪现象,经不起检查和审计。

  公共资金涉及国计民生,自然应管好用好。如果还是一笔糊涂账,当然应该接受公众监督,给群众一个交代,还群众一个清白。把公共资金的事儿摆在两会上说,并写成议案或提案建议加强管理,合理使用,对社会对个人都是好事。决不能公共资金再这么“糊涂”下去,甚至变成少数人的资金,流进“小金库”或私人的腰包,是法治社会的要求,也是公众的诉求。

  深化改革,让许多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老问题浮在水面,需要一个个的解决。其实广受诟病的不止是公共资金,还有社会捐款、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去哪儿了”的追问,彰显了两会的职能,表达了民意。有了两会的过问,并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上加以设计和解决,取之于民的公共财富才可能回归正途,还利于民,用之于民。

[责任编辑:zywq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