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评论>>正义网评

[正义网]法治政府让民生更公平更和谐

时间:2014-03-08 22:15:00  作者:范建生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就任以来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关于“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表述,引起公众热议,被媒体称为是传递法治强音的政府工作报告。

  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将政府的权力置于宪法和法律的制度笼子里,做到依法行政,使权力法治化、规范化、监督化,以保证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效率。报告中彰显出来的这种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念和决心,受到代表委员和群众的一致点赞。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基于对非法治政府现象的深刻反思。比如对房屋强拆、上访训诫、跨省追捕举报等非法治政府行为,不仅因为违法让群众不满,而那种显失公平更会酿成各种社会矛盾,不仅极大损害政府公信力和司法公信力,也影响社会稳定。从这个角度看,深化改革,群众最大的期望就是政府要依法,最大的诉求是摒弃歧视获得公平,并希望这种公平看得见感受得到。这种公平,不止于来自法院和检察院的司法公正,还包括政府依法应当给予和保障的公民权利方面的广泛公平。比如接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拥有公平的就业机会、享有公平医疗的条件、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和合理的劳动报酬等等。这种公平对于农民工和弱势群体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出台凸显公平、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建立社会各方面的保障体系,则是法治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则衡量政府的法治水平和群众的满意度。社会公平,群众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也才能够切实享受得到改革的红利。正因为公平涉及到民生,关系到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在这份不到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平”前后出现了8次,说明了公平的紧迫和重要。

  当然,政府从传统的模式走向法治政府,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转变观念和职能。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信号,意味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将纳入法制化轨道。两会上有了这种共识和担当,相信法治政府的建设必将步入一个新的历程,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权益福音。

[责任编辑:zywqs]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