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图片频道>>法治热点

湖北咸宁戒毒人员平均27岁 低龄化令人警醒

时间:2011-06-27 09:48:00  作者:刘毅 钟楠 甘雄武  新闻来源:楚天都市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戒毒人员何日走出人生的阴影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 刘毅 首席记者 钟楠 通讯员 甘雄武

  咸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湖北省地级市中最早成立的强制隔离戒毒所,从2009年5月至今,已累计收治强制戒毒人员1254人,目前仍有320多名戒毒学员在强戒所接受治疗。国际禁毒日前夕,记者从该所了解到,打击新型毒品,预防青少年吸毒,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过半吸毒者吸食新毒品

  该所32岁的嘉鱼人皮人木(化名)是一名成功白领,高学历、有房有车,但因为吸食麻果(新型毒品),他几乎耗尽了家产。2008年,皮人木在武汉和客户聚会时,第一次接触到新型毒品麻果。朋友们说麻果可以帮着提神,是有钱人才能消费的高档消费品。皮人木开始对麻果保持着警惕,但经不住一再诱劝,终于尝试了一次,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去年,其母亲终于将他送到强戒所。

  有统计显示,目前咸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吸食新型毒品的。据咸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政委赵湘涛介绍,麻果、冰毒、摇头丸等毒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近年来,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呈几何级增长。很多人对新型毒品危害认识不足,抱着好奇心,一旦上瘾便一发不可收拾。

  吸毒人员呈现低龄化

  据了解,咸宁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在2009年成立之初,强戒学员平均年龄为34岁,仅仅时隔两年,学员平均年龄已降到27岁,所收治学员中甚至有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

  崇阳籍青年甘日明(化名)今年才18岁,吸毒史已有3年,并且因为吸毒患上败血症。今年4月,他刚到强戒所没几天,便高烧到41℃并昏迷,经过抢救才保住性命。

  据管教民警介绍,在送到强戒所之前,甘日明曾因注射毒品过量昏迷在卖毒人的家中,卖毒人用家中食用盐和水给甘日明注射,来缓解他的症状,因为注射了不洁盐水,甘日明患上败血症。“关注青少年涉毒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赵湘涛说,前期禁毒戒毒工作,主要是针对传统毒品和中年吸毒者开展,而现在,吸毒群体低龄化已经不容忽视了。

  干警用爱“厮守”戒毒学员

  在强戒所,干警们最熟悉的词是“厮守”,守着他们的起居、打针吃药、吃喝拉撒,为此,干警们甚至不能照顾到家人。

  本月10日,通城遭遇暴雨,41岁的强戒所干警何建军的家就在受灾严重的麦市镇盘石村,65岁的父亲一度与他失去联系,家中的老房子部分坍塌。为了和学员们“厮守”一处,何建军虽然心中焦急,但没有将家里的情况告诉任何人。学员有病,干警帮着照顾;学员要离婚,干警从中调解;学员间有矛盾,干警要给双方做工作。

  据了解,咸宁市地处湘、赣、鄂三省交界,近年来吸毒人员呈上升趋势。目前,咸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有4000余人,实际吸毒人员约2万人左右,伴随吸毒而来的就是各种治安案件频发。2009年前,咸宁全市每年约60%的抢劫、抢夺、盗窃等刑事案件为吸毒人员所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开启后,全市“两抢一盗”等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当地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上升了1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zywyangzheng]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