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很多热门文化话题都跟传统文化沾上了边,“老的就是好的”成了最大新闻点。
这些年,传统民俗搭上经济和技术的快车,一年一个台阶地飞速发展,越来越深入咱们的生活。尝到了传统节日甜头的老百姓,当然希望这样的节日越多越好。这不,把元宵节也列为法定节日的呼声一出来,引来了一片赞同。反对意见也有,那绝对是少数派。不过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也不影响咱们老百姓吃元宵,看花灯。正月里讲究多,照老皇历,现在这年还没过完呢,不能都放假吧。所以,总想着靠法定节假日来捍卫、弘扬民俗,也不现实。
保护传统文化得讲究个理性,要说给元宵节放假的想法只是不太成熟,那有些人呼吁把元宵节变成中国的“情人节”,就太不靠谱了。弘扬传统文化如果都照这个路子搞,跟一些地方花大价钱造假古迹的做法相比,不过是半斤八两。
就传统文化保护这个领域来说,偏好花样翻新、奇思妙想不是好事,还是有规则的好。特别是对那些有保护权责的部门和官员来说,依法行事、规规矩矩地把保护工作做扎实了,比什么都好。可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所以在刚刚闭幕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透露出的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望于近期出台的消息确实令人振奋。因为这部法律的出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填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立法空白。但立法空白被填补了,并不代表执法空白就会随之消失。有法当然好,但立法不是万能的,不只一位文物保护专家这样说过。
在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日子里,追索海外文物的新闻却让人看得心里堵得慌。法国佳士德公司将拍卖我国流失海外多年的圆明园12兽首当中的鼠首和兔首,这事已经吵了很久。春节过后,刘洋律师和他组成的追索国宝律师团的各种消息陆续出来,又是寻找原告,又是发公函,产生了很大的舆论影响。虽然刘洋律师对媒体称他们信心满满,但我知道老账难算,海外追索这事更难。追索海外文物之路,肯定会比刘洋律师他们此次的诉讼征途曲折得多。
对更多的国人来说,知道了追索的艰难,就别老望洋兴叹了,先把咱们身边的传统文化保护好,才是顶要紧的。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