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躲猫猫”事件之后,在一些地方的看守所陆续发生犯罪嫌疑人死亡事件,这些恶性事件引起了广泛讨论,促使有关部门关注现行看守所管理中的问题,探讨打击恶行累累的牢头狱霸。
恕我孤陋寡闻,以往对于牢头狱霸的印象只是来自方苞的《狱中杂记》,对于当下看守所的牢头狱霸现象不知其详。最初以为“躲猫猫”是有关人员推卸责任的遁词,读了有关报道才知道:“躲猫猫”确实是看守所中的暴力游戏,除此之外,还有“小猫钓鱼”、“小鸭过河”、“磨豆腐”等(3月26日《南方周末》)。初次听上去,像是温馨的童话故事,以为是犯罪嫌疑人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游戏,最近看书,才知道温馨名称背后的血腥。牢头狱霸甚至把整人手段用菜名代替,并开列“菜单”。所谓菜单分为家常菜及工艺菜,近一百种,包括贝母肘子、熊掌豆腐等。菜单封面写着“民以食为天”,显得郑重其事,上面的美味佳肴让人直流口水,以为是看守所中犯罪嫌疑人向往美食的精神大餐。其实,牢头狱霸的菜谱哪里是什么美味佳肴,完全是对犯罪嫌疑人赤裸裸的施暴与折磨。牢头狱霸折磨人的花样翻新,他们采用“躲猫猫”等暴力手段,伤害的不仅是受害人,同时,这些无所不用其极的肆虐暴力使国家形象受伤甚巨。
首先,牢头狱霸滥施暴力的直接对象是受害人,他们折磨受害人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反映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受摧残重者丧命,如“躲猫猫”的受害者,轻者也往往受尽摧残、生不如死。鲁迅曾经精辟地说过,某些国人在折磨同胞方面特别有想象力,此言不谬。
其次,牢头狱霸的间接受害者是国家形象。《世界人权宣言》指出,要“努力通过教诲和教育促使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这一信念是“鉴于人类家庭所有成员的固有尊严及其平等和不移的权利的承认,乃是世界自由、正义与和平的基础,鉴于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辱已发展为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各会员国业已誓愿同联合国合作以促进对人权的基本尊重和遵行”。《禁止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处罚公约》规定,禁止“为了基于任何一种歧视性理由,蓄意使某人在肉体或精神上遭受剧烈痛苦或痛苦的任何行为,而这种疼痛或痛苦是有功之人员或以官方身份行使职权的其他人所造成或者在其唆使、同意或默许下造成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所有被剥夺自由的人应给予人道及尊重其固有的人格尊严的待遇。”上述国际法规定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人的基本价值及人格尊严的尊重,体现了对保障人权理念及人道主义精神的认同。许多国家在其国内法中也规定禁止对任何人加以残忍、不人道或侮辱性的待遇或者处罚。之所以赋予国家上述义务,是因为源于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责任,即依据社会契约论,国家有保护人民的义务,如果国家未能尽到防止上述恶行发生之义务,那么应当承担补偿或者赔偿之责。但是,这些后续的补救措施难以挽救国家形象的损伤。
当然,虐待被囚禁者的不仅是牢头狱霸,例如,最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纳教授曝光了美军关塔那摩监狱虐囚的秘密报告。以往美军关塔那摩基地所关押的涉嫌恐怖主义罪的犯罪嫌疑人以及美军关押在阿富汗的塔利班分子受到虐待的丑闻,弄得美国政府声名狼藉,而眼下发表的秘密报告更加触目惊心,使美国政府的形象雪上加霜。正如丹纳所说:虐囚“伤害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需要彻底的调查”。
据《南方周末》报道,某看守所牢头说:“我们最羡慕的是一个外籍华人。他是个诈骗犯,关了两年。诈骗罪是最让号里瞧不起的,但连警察都畏惧他三分。因为每个月该国驻广州的领事都会飞过来看他,雷打不动,他每次都很骄傲地出去。他说不过就是问是不是挨打之类的,就是一句话不说,人家也来看,这是规矩。我们感到他们把人看得很重。”其实,领事只不过是按照本国法律履行保护本国公民的义务而已,如果其对本国公民置之不理,会在本国引起轩然大波。这件事发人深省,它提醒我们应当加强看守所改革,认真治理牢头狱霸,防患于未然,防止看守所暴力伤害被害者及国家形象。要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国家,必须在保障人权尤其是保障被剥夺自由者权利方面认真履行国家义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