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兄,人家一见他,爱说他“儒雅”。这把他吓坏了。那么高级的词儿,能随便加于人吗?他觉得,这是人家批评他迂,不好说得露骨,就借了这个词,颇具调侃意味。其实,人家只看到他模样窝囊,他是既不“儒”,也不“迂”的;相反,倒很有点愣劲,无城府,爱管闲事。
可他不像郝劲松,管铁路的“闲事”,动不动状告乱要价的铁老大;也不像李敖之女李文,管小区的“闲事”,动辄跟没拴好狗的邻居打官司。前者,他没那本事;后者,他拉不下脸。他管啥闲事呢?当然不是别人的家长里短、蜚短流长,勉强算“公事”吧。举两例如下。
一,他开车出门,老经过一个铁道口。一旦遇上过火车,横杆放下,大家都排队等。路窄,只有两车道。可等的时候,总有后边的车逆着往前蹭———把对面车道霸占了。横杆起时,铁道两旁所有的车,头对头,谁也别想走。有一次,堵个把小时,直到交警赶来,才慢慢疏导开。他就气不忿儿。又一次,他和老伴等火车驶过,后面的车又逆着往前蹭。他把车门打开,站路上,伸直胳膊,不让后边的车逆行。那司机骂骂咧咧,说:“你丫多管闲事。”老伴劝他:“你又不是警察,小心人家打你。”但毕竟那哥们理亏,拗不过,乖乖儿退回。没一辆车逆行,横杆起时,铁道两侧众车有序通过。
二,他老坐的1路公交,大概因为路沿上面挺窄,车站排队情况甚好———大家站路沿上,几乎没人加塞儿。可有一回,人们排得好好的,车门开时,后边两个小子愣往前冲,队伍顿时大乱,谁也不甘落后。没人说什么———不就插个队嘛,你插我也挤得了。这老兄呢,把那俩小子拦了一下,说:“大家都排着呢,你们年轻轻的,有点风度啊。”俩小子还算识相,也许感到大家眼睛盯着他们,没敢犯横,转脸儿往后去了。队伍恢复原状。
这个家伙,就是老夫我。
我不怕丢丑,自我表扬似的,公诸这等小事,意思挺简明,就是想说,很多善良人,内心都有一股正义冲动,但大事管不了,管熟人的小事又怕损面皮,伤和气———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嘛———那么至少,请在上面那样的陌生环境里,“正义”一把啊。
这样针尖大的事,似乎没什么大是大非,但是谁都懒得管,不去管,就会酿成恶果。比如有人去办大事,碰到狭窄马路上车辆头对头,堵成一团,前行不得,后退不能,除了长翅膀突围不出去,不是急死人吗!而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个别急性子稍稍耐心一点儿;只要后边的人别想着“你逆上,我也跟着上”;或者,只要有人站出来,“勇为”一点点,善劝一下。这时候“站出来”,也许谈不上大“义”,但是去“为”了,至少须克服“怕遭人家白眼”的心理障碍,也算得上“君子尚勇”吧。
你挤,我也挤;你乱,我也乱;你不管,我也不管———结果秩序没了,风气坏了,受害的是大伙儿,谁都不落好。你自觉,我也自觉,挺好。他不自觉,但他并非“坏人”,只是没养成好习惯,我“勇为”一下,唤起他良知,何乐不为?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嘛。
我没说面对持刀歹徒迎刃而上,没说揭发腐败官僚,没说状告违法的权势机构,没说为国家大事上书中央……这些,有的我没有碰到,没机会;有的我不知情,没来由;有的我不大敢做,没那个境界。但是作为一介百姓,我愿做自己能做的一丁点儿。鲁迅说,“‘国家事,管他娘’,是小民的本分”,那是旧时风貌;现在小民履行本分,如果国事够不着管的话,就为公益做点儿小事吧。
咱不是脊梁,没历大苦恼、尝大欢喜、发大慈悲,不能洞见三世、观照万物,可也别当滑头和软蛋。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