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招生改革,全国39所中学校长被授权向北大推荐学生,引起轩然大波。不断有人问我凭什么北大这样改革,凭什么就是这39所中学,凭什么39所中学江苏就占10所,凭什么偏偏就让我们那么好的一所中学落选?有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一口气问了十几个凭什么。我等他激动过了,才回答说:这些问题,其实并不应该问别人,敞开心胸想一想,你自己全部有答案。到11月27日,我从报纸上看到江苏这回推荐的10个学生,都是出色的中学生。我反过来给他打电话,问,凭什么这些孩子就不能被推荐呢?
我曾经在教育岗位服务过几年,在恢复高考最初的几年送过学生参加高考。对高校招生改革,算是一个一辈子的热心人。都说高考是座独木桥,弊病谁都能说几条,我从我的学生身上,直接体会到切肤之痛。改革,是大方向,是必由之路,也是逼上梁山。可是,到底应该怎么改?取消高考,谁能拿出一个比高考更公平的办法来?我多次问自己,你有这个办法吗?我一点主意也没有。明知高考弊病是事实,可是相对而言,我找不出更加公平、更少弊病的办法。所以,看到北大宣布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学生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终于有人来啃这块骨头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毫不夸大地说,我从这件事看到教育改革的希望。不是说这样做本身就是改革的希望,而是透过现象看精神。这样做,不过是一种尝试,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争取成功,当然也应该允许失败。谁也不是算命先生,能预知前五百年后五百年,能设计出一套确保有利而无弊的方案,一劳永逸。如果只想自己的乌纱帽,谁也犯不着。何况,还要准备微笑着接受普天下的口水。北大这种改革,网上骂声不断。批评和建议,总是需要的。但是,倘若只想当个太平官,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也有人是真诚地忧虑。忧虑委屈了西部。忧虑把握不住“优秀学生”的标准。忧虑现在推荐的偏才、怪才,几十年以后成不了钱钟书。忧虑北大在争议声中永无宁日,等等。我看都有道理,都很真诚。可是,天下事总得有人做,你也不去做,他也不去做,到底不能等外星人来替你做。万事开头难,你也不动手,他也不动手,坐那儿讨论一万年,最后还得有一个人先动手。鲁迅说:“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北大这回吃的是螃蟹,还是蜘蛛,不知道。没看到有什么保险公司给北大这回招生改革上保险。要等过一段时间,总结改进一下,再过一段时间,检验一下,回过头来看,才说得清楚。这种事情不是到水产品市场买螃蟹,看得见一只只螃蟹都是活的。没准儿这回吞下的是一只蜘蛛,那又怎么样呢?总不能让勇士在尝试之前,先给你写个合同,他只能尝螃蟹,不能碰蜘蛛。那样,他就再也不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不过是一个善于大快朵颐的普通食客而已。
高考改革说了几十年。从恢复高考到今天,改革之声不断。怎么改?需要大家一起探索。素质教育是一剂良药。可是,现在的宣传,也很偏颇。好像素质教育就是跟高考作对似的。好像一个学校考不上大学的同学越多,就越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真是笑话。大家有共识的问题,尚且如此,那些还没有看到成果的改革举措,遭人议论,也就毫不奇怪。在这个赛场上,那些虽然无法预料胜负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今天是多么罕见啊。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