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今日看点

[北京日报]要在发展中看待社会公平

时间:2011-03-14 09:08:00  作者:柯罗  新闻来源:北京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两会上的民生话题很多,异地高考、公车改革、个税调整……反映的是一个主题:社会公平问题。

  所谓公平,学界的解释颇多,百姓最通俗的理解就是机会平等、利益均衡、不偏不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公平是古老恒久的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

  然而,永恒的公平主题却有着动态的内涵与标准。

  纵向上看,社会公平是历史的,与社会的产生、发展同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认识、衡量标准可谓千差万别。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看待社会公平问题,须将其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公平的期待总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水涨船高。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反思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导致的效率低下,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那个时代倡导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温饱问题解决了,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变,“公平跟效率同样重要”,公众的诉求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低水平的物质利益均分,不但公平的标准在升级,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多元。

  比如,当年农民放下锄头走进城市打工,被认为是打破城乡壁垒,是公平的体现。今天,越来越多农民子女已经熟悉了城市生活,他们心中渴望的是完全不同于父辈的公平。当年,高玉宝呼喊的是“我要读书”,而今天众多家长期待的是孩子能够公平地享用优质教育资源。

  横向上看,社会公平是具体的、相对的,在同一历史时期,最基本的社会公平需求之上,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他们对社会公平的心理期待也不尽相同,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有人为自己谋求权利,也有人追究他人应承担的义务。复杂、多样的诉求在多元的社会里交织、碰撞,使社会公平问题凸显。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水平还比较低,需要长期、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体制机制中的不健全,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不公,所引发的矛盾也直接影响着公众对社会公平的诉求。

  今天,中国身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有及时、准确地解读公众在现阶段对公平的新期盼、新诉求,洞悉民声民愿与社会现状的种种关联,加强解决社会公平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责任编辑:zywx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