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今日看点

[检察日报]顾客存钱咋成了"扰乱金融秩序"?

时间:2011-05-12 08:56:00  作者:老土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5月9日上午,福建省泉州市公交发展有限公司的8名员工,到市区一家银行去存款。要说啊,客户来存款,银行那是求之不得啊。俺记得,为了拉存款,他们是要请客送礼,是会打破头的。“那都是哪年的皇历了?现在散户去存款,人都爱答不理的!不过一进门,倒是有人迎接你——‘你存款?我给你推荐一个理财产品吧’……”俺单位的财务,小王抢白俺说。 

  俺OUT了?但无论如何,存款总不是啥坏事吧? 

  可真实情况是,还真坏事了。因为银行报警了,警察拍马杀到。据银行说啊,这8名客户存的都是一元的零钞,8个人同时排号,使四五个业务窗口全部“瘫痪”,这可不是“扰乱金融秩序”么,就报警了。 

  “钱是真的,也排队取号了,也有你们银行开的账户,凭啥不让存款?”8人之一的小王,坚持要银行给“说法”。据小王说,上午9点半,他们带着装了5万张一元纸币的三个铁箱子,到该银行排队取号,打算将钱存入8个个人账户。刚存了6300元,银行就叫停了。 

  警察来后,还真管这事。警方调解说,要不将零钞暂时保管在银行,抽空再清点?但谁来打收条呢?因为这收条它不好打——说收了你3万?没清点过,能这么打吗?这招儿就黄了。警察又建议,开一个专用通道清点呢?可小王他们不同意,说太慢。最终,还是小王他们让了一步(俺猜测,你不让也不行啊,权在人手里,人家就是不收,你还敢在银行这大庙里寻死寻活不成?),同意了这个建议。果不其然,到下班,才清点了1.3万元。没办法,小王他们又将剩余的零钞带了回去。 

  看了消息,俺先是想起了一件往事。几年前,北京流行38元/人的自助火锅的时候,发生过这么一幕:不知得罪了哪位爷台,一天,一家小店突然来了数十位民工,山吃海喝一通不说,还大呼小叫的。连着数日,就把这家小店整关门了。甭说民工能吃,就凭那个闹,也得把客人吓跑了。这小王他们,是不是也是故意找银行的茬儿呢? 

  这问题,记者也调查了。症结在公交公司。该公司日进零钞20万元,存不出去。最多时积压了200多万元。为啥呢?前述银行的刘女士的理由是,公交公司的单位结算账户不在他们行,要进行大额零钞换整业务,应该去结算账户的开户行办理;而公交公司财务部的王经理则说,过去啊,有4家银行一直分担着公司“零换整”的业务,其中就有刘女士她们行。但今年以来,包括公司的开户行在内,都对“零换整”业务“失去兴趣”了。没办法,公司才让职工以个人名义去存款。按规定,个人存款银行是没理由拒绝的,没想到也没办成。9日这天,共有十多名员工带着11万元零钞去银行,只存下了6.6万元。 

  各位看客,您说公交公司郁闷不?银行不收,这每天20万就搁公司不成?安全、财务制度、公司运转先不说了,发给职工,职工也得去存不是? 

  这银行,咋就对以零换整“失去兴趣”了呢?是事业做大了,只接大单,不挣小钱了吗?刘女士不为别的开户行代劳也就罢了,那正主儿为啥也不接呢?总不能说,于您有利的事儿您就做,利小的那部分您就不管了吧?联想起有银行要收“点钞费”的旧闻,咋觉着,现在这银行也太大爷了。 

  银行生猛啊。“扰乱金融秩序”,这可是一个罪名。依俺的粗浅理解,这一罪名里似乎不包含存款纠纷这类大事的;小王他们的行为,咋看也不像犯罪。银行是哪路神仙,竟敢张嘴就给人定罪呢?牛啊,让人不服都不行。

[责任编辑:zywyhp]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