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位汕头电信员工实名揭露、集体签名盖印——中石化“茅台门”刚刚平息,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又一脚踏入其中。近日广东电信的16位员工在网上发帖实名举报该公司大批购买茅台酒供内部高管吃喝。25日,记者从举报员工处了解到,广东电信的调查组已经找这些员工进行了谈话(5月26日《京华时报》)。在我眼中,这是又一起非常规举报牵出的“茅台门”事件。
又闻“茅台门”事件!而且尾随中石化“茅台门”之后,如果属实的话,它无疑会激发公众新一轮愤怒和声讨。问题是,“门”开多了,公众恐怕也会产生审“门”疲劳。要命的是,审“门”疲劳的结果势必导致和强化公众见怪不怪和相关方面熟视无睹。作如是观,我倒是觉得非常规举报比“茅台门”屡发更值得反思。
两次“茅台门”事发,皆起事于非常规举报。记得前一个报料“内鬼”被怀疑内部“利益分肥”不均所致,而本次亦事发偶然。有参与举报的员工透露,之所以会在网上发帖举报,一方面是看不惯公司高管吃喝腐败的做法,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希望引起社会关注。据了解,此次参与举报员工都在汕头电信工作了十几年,但一直没有转入正式编制,而是挂靠在“邮电人才服务中心”的劳务派遣员工,与电信正式员工相比,在福利待遇上有较大差距。这十年来,他们曾多次到各级部门反映情况,但正式编制却一直未获解决。也就是说,两次“茅台门”事发,皆非上对下、下对上、成员间监督等内部正常监督的结果,而是或“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失衡心理使然或个人实际诉求得不到礼遇解决所致。
可以说,“茅台门”事发皆起事于非常规举报,一方面,说明正常监督机制基本处于“观赏性”“休眠蛰伏”状态未能发挥作用,常规举报仍处冰封;另一方面,意味着非常规举报要比常规举报付出更大的代价和成本。两起“茅台门”事发,当事单位第一反应惊人相似,先查“内鬼”是谁而不是追查举报内容真相。中石化“天价酒”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报料人称中石化广东分公司曾经开过三个会,一个是领导班子的会,一个是所有处室干部会,还有一个是外宣部门会。要求各个部门追查泄密人,到底是谁泄的密,怀疑肯定是内鬼,一旦查出要严惩。广东电信事发后也表示,已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此事,并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形于常规举报便于发现掌握真凭实据,非常规举报因大多限于举报者身份岗位,难以掌握真凭实据甚至拿不出真凭实据,从而处于被动挨打(打击报复)的高危风险状态。后一起“茅台门”举报者就表示,由于他们只是最基层员工,因此虽然知道公司购买茅台酒情况,但确实拿不出具体书面证据,目前掌握的证据主要是印有中国电信标识的茅台酒瓶。
可以断言的是,两起“茅台门”事件新闻效应过后,非常规举报者的命运令人担忧。按照当事单位公开放出的狠话,小则面临家法严惩,比如前者“内鬼”一旦查出将被“严惩”;大则面临公法制裁,比如后者举报人则有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换言之,非常规举报将形成“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的禁声威慑效应,藉此一旦形成监督生态万马齐喑,常规举报与非常规举报双双成为没人敢碰的高压线,“茅台门”之类成为“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是迟早之事。但愿这是我的杞人忧天。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