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根据今年一季度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线索和信访受理情况,地方政府主导、支持、默许下的非法扩张用地增多。这类违法行为,多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主导或协助开发建设工业园、物流园、厂房等(6月2日《京华时报》)。
扩张用地是什么意思?通俗说,就是批了一亩,他占十亩。这股风不刹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或将很快不保。每个人都该明白,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这将意味着什么。
对于“批一亩占十亩”的违法性质,哪个参与其中的人敢说自己不心知肚明?所以,每一起扩张用地,都是相关主体知法犯法的结果。很难想象,没有地方政府的主导、支持和默许,这一非法行为可以畅行无阻。
查处非法用地,这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而主导、支持和默许非法扩张用地,却和这样的职责背道而驰。既然任何机构都没有扩张用地的权力,地方政府主导、支持扩张用地,就是在滥用职权;至于默许扩张用地,对违法行为该查处而不查处,则是典型的玩忽职守。
明知违法,地方政府为什么还要这么干?往好处说,是发展的紧迫感让一些人作出错误选择;往坏处讲,是畸形政绩观在作怪。然而,必须明确的是,无论初衷多么良好,违法行为都不可原谅。
明知违法,地方政府为什么还敢这么干?因为它相信,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他愿意,就没有什么可以制约它。而这,也正是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的现实。
包括《土地管理法》在内,一系列法律法规本可让非法用地无处藏身,但地方政府的“旨意”,却轻易将严格的法律规定消解于无形。“权比法大”,非法扩张用地为其做了最新的注解。
面对“权比法大”,一些执法者低下头颅。5月31日《北京晨报》报道,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叫停审批高尔夫球场之前,全国正规审批通过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家左右,此后,国土资源部就再没审批过这类用地。然而,目前仅北京就有60多家高尔夫球场。当央视记者向北京市国土局执法监察队进行举报时,却吃了“闭门羹”。执法者对违法行为甚至连受理的勇气都没有,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造就这种无奈的,除了被滥用的权力,别无他物。
面对“权比法大”,百姓选择上访。《京华时报》报道说,今年一季度,国土资源部受理集体上访179批1477人次,同比分别增加22.6%和27.3%。从现实看,上访未必有效,然而,面对“权比法大”的现实,百姓只能奔波在上访路上。
权大还是法大?这个在理论上早已解决的问题,在现实中却屡遭挑战。而当这种挑战来自少数地方政府时,我们尤其不安。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