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今日看点

[新京报]"被曝光仍违规收费"向谁示威

时间:2011-06-22 08:46:00  作者:曹林  新闻来源:新京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6月20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五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行动开始启动,曾被媒体曝光的河南郑州黄河大桥等4个路桥收费站仍在超期收费,理由和依据各不相同,有的称正在调研,有的辩称不在取消之列,有的则拒绝回应。

  对路桥乱收费人人喊打,五部委高调启动清理行动,媒体在第二天就去追访违规收费者的态度———当然,媒体是预期到违规收费的路桥会有这种霸道态度的,曝光这种态度,就是展示这些收费站一贯不把法律法规放在眼里的做法,并借此说明:如果没有真刀实枪的清理行动,这些路桥的态度就是下马威。

  这不是第一次清理公路乱收费了,类似的清理整顿实际上已经进行过多次,但收效并不明显,清理行动后迅速反弹。不仅是路桥收费的治理,由于政令不畅,执行乏力,差不多在所有社会问题的治理上,公众对执行都会有“冷眼旁观”的冷漠感:政策说得再好再狠,结果常常令人悲观。

  专项清理首日,被曝光路桥依旧收费,而且霸道地顶风乱收费,这种现象加剧着公众对清理行动的悲观。

  就拿有“亚洲第一大公路桥”之称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来说,从1986年正式通车收费至今,一直备受诟病。2008年审计署对18个省市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审计结果显示:总投资1.78亿元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1996年已经全部还清贷款,违规收费14.5亿元。

  这项调查结果在河南引起轩然大波,舆论纷纷指责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成为过往车辆“吸血鬼”。可曝光近3年了,这桥至今仍在收费,五部委宣称要清理后,面对为何仍在违规收费的问题,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拒绝回应。对了,这个交通厅,就是连续4任厅长前“腐”后继的交通厅!

  这个案例让人看到了清理行动的巨大阻力所在。公路收费,很大程度上成了地方政府的印钞机,这个利益链上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收惯了钱的人很难戒除这种设岗收费的习惯。五部委要想撼动这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突破利益障碍,是很难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敢于在审计署批评和舆论曝光后继续违规收费,与“省交通运输厅拒绝回应”分不开。

  当收费站已经与一个巨大的利益链绑在一起,尤其是和地方政府绑在一起,他们是不会害怕舆论曝光和部委清理的。所以,要想彻底打破这种利益捆绑,首要的一点,就是彻底打掉地方政府的保护伞,使其不能也不敢为超期收费的路桥收费站保驾。

[责任编辑:zywzf]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