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今日看点

[华西都市报]"阳光工资"急需"制度性光照"

时间:2011-06-27 08:53:00  作者:吴梅花  新闻来源:华西都市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谁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近日,中纪委、监察部、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审计署六部委共同签发文件,组织规范津贴补贴检查组,对全国800万公务员展开了检查,对查出的违规行为进行整顿处理,有内部人士预计,“肯定有人要退钱了”。

  如果不是这次轰轰烈烈的大检查,我们几乎都忘掉了“阳光工资”这个改革。从2006年7月起,我国开始进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同时开始对中央机关、各省市津贴补贴发放进行清理规范,计划在5年内将地区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并通过行政手段“削峰填谷”,使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津贴补贴水平大体相当。因为要将许多上不了台面的津贴取消或合法化,这项改革也被称为“阳光工资”改革。

  然而,5年过去了,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工资收入仍然相差巨大,很多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仍然如同“国家机密”一样未被阳光照射。“阳光工资”改革并未在三年内实现地区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实现同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津贴补贴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有人统计,一位宁夏自治区政府部门处级官员的月工资只有3200元,但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却有1万元之多。

  目的没有达到,再次出拳督促倒也必然。六部委再次联手规范整顿,既彰显了中央治理公务员乱发放津贴、补贴现象的决心,顺应了民心民意,也足以给一些毫无顾忌地乱发放津贴福利的部门以震慑。但雷霆虽声势浩大,但雷声之后,会不会风平浪静,毫无雨点?让人存疑。毕竟,公务员搞小金库乱发放福利待遇,这是社会沉疴,盘根错节,如果没有治根本之策,釜底抽薪之举,则难以让人乐观。

  治标先治本,要解决乱发津贴补贴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各部门乱收费、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这个账目不搞清楚了,后面的“账”根本就没法算清楚。去年中央六部委曾对广州、武汉、青岛、宁波和南宁等地公安、城建、教育、卫生等八大系统进行检查,发现有些有征收权和罚没权的部门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并不少见。显而易见,因为有征收权和罚没权,就可以权力寻租,以权换钱,给自己多捞钱,如果从源头堵住这些乱收费,让它们暴晒于阳光之下,“乱发津贴补贴”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阳光工资”只有解决群众监督的困境,才能避免“光照不足”。至少,每次检查时到底查出了多少问题,总该可以披露出来吧?阳光工资自2006年实施以来,检查情况甚少公布,基本都是“内部处理”,这显然违背了“阳光”二字,让民众的隔阂心理越发严重。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制度创新,让尽可能多的信息放置于群众的眼睛底下,才能够给“阳光工资”足够多的光照。这样既避免了运动式执法的高成本,也避免了运动式执法的低成效。这考验的是政府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相信民智,有多大勇气愿意刮骨疗毒。

  我们衷心期望,从2006年以来规范津贴补贴的改革不再是缓慢而低调进行。尽可能创造足够的“制度性光照”,照亮待遇公平,也驱走民众与官员心里的隔阂与阴霾。(吴梅花)

[责任编辑:zywxy]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