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
树大离不开根深。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同样需要有一支文明素养深厚的检察队伍。
文明,是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是检察人员最根本的执法理念之一;文明,又体现在检察人员具体而细微的执法方式、执法行为、执法作风之中,并进一步体现为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就要进一步提升全体检察人员的文明素养,坚持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依法办案的升华,是时代和社会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需要、新要求。
进一步提升文明素养,要切实做到执法理念文明。把检察文化建设与执法理念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检察文化建设规律,着力把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融入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检察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渗透、潜移默化作用,切实增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化为检察人员的理想信仰和自觉追求。
进一步提升文明素养,要切实做到执法行为文明。不仅要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而且要克服就案办案、就事论事的思想和做法,把执法办案向化解矛盾延伸;不仅要依法解决法律纠纷,而且要妥善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合理诉求。注重执法方式的人性化,依法正确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大力倡导正确的检察礼仪规范,用正确的职业规范和行为礼仪引导全体检察人员。
进一步提升文明素养,要切实做到执法作风文明。作风体现素养,作风展示形象,作风事关发展。要结合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和“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坚决纠正简单执法甚至粗暴执法的问题,以平等谦和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冷漠态度对待人民群众,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使人民群众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而且能感受到检察队伍的职业素养。
进一步提升文明素养,要切实做到执法语言文明。要坚决纠正冷、横、硬的语言习惯,不断规范语言的使用,不断提高语言的艺术。在具体的办案中,以理性思维去分析矛盾、化解矛盾,切实做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情待人,真正地融法、理、情于一体,达到群众满意的社会效果,树立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土校可成墙,积德为厚地”。良好检察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重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全体检察人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坚持文明执法,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着力解决执法不公、不廉等影响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突出问题,为检察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