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期:官员能否自废“假的真文凭”?
“韦式”贪官与反腐利器

为何贪官都爱沾色呢?一方面可能的原因在于权色交易者本身就是臭味相投,各取所需,贪官将违法所得挥霍在情人身上,情人则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通过情妇贪腐更为隐蔽,贪官将情妇当做“交通站”和“中转库”,借以逃避侦查。

官员财产登记别变成反腐的花拳绣腿

正如当地官员所称,“施甸县推行副科级以上干部登记个人财产,这不仅在保山市是首例,而且在整个云南省,应该都从未有过”。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的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许多国家杜绝和惩治公职人员腐败行为的一种常用手段,但在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的立法很久以来一直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汝南市委、纪委雷厉风行的反腐之举,值得大加称道。其中最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对待不正之风,勇于面对面、硬碰硬,绝不妥协,一抓到底。对此,也许有人会说精神可嘉,然其做法值得商榷。比如要依靠制度反腐,从源头上抓,查人不如查帐;也有人会说这么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四处出击,公务影响了商务,对酒店的正常营业是不公平的,有的酒家就因此关张了。

潘翔凌用作赌资的数百万元贿赂,大多是从企业老板、下属员工那里攫取的“红包”和“好处费”,得来全不费功夫,因此他可以毫不心疼,哪怕一掷千金,哪怕血本无归。然而,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地方政府部门的要员,平均一个多月就能到境外豪赌一次,除了他以权谋私聚敛到大量“赌资”外,对他频繁专程出境豪赌,上级领导、有关部门的监督哪里去了?

官员能否自废“假的真文凭”?

中国的不少事情,正应了那句老话:“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多年来强调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结果,很多官员觉得高学历和文凭管用了,于是就一窝风似地进行学历造假,加上组织人事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使得干部档案上的文凭一下子水涨船高了。

近日,南昌市就市直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开支标准作出规定,省部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原则上每人每天不超过160元,厅局级干部及其随行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20元,处级及处以下人员工作餐费用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

  往期回顾 更多>>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高考移民"怎样纳入法律轨道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江苏省内某校的一份校报,这份校报的大半内容,是介绍该校召开高考誓师大会“盛况”的...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