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期:女贪官“受贿=工资”的拷问 |
女贪官“受贿=工资”的拷问
值得关注的是,这其中有一个巧合,据国家药监局出具证明证实,1998年1月到2006年2月,卢爱英的工资及生活补助费的总和为人民币近36万元,与她的受贿数额基本相当。这凸显出贪官想着权钱交易,又害怕问题暴露的隐晦心理,同时折射出反腐败中一些案件抓大放小的缺失,让某些贪官觉得有空子可钻,由此增加了侥幸心态。
象征性退赃的拙劣表演
反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套用某个电影中的著名台词——“敌人狡猾,我们要比他更聪明”,我们才能迅速识破“象征性退赃”这样的假相,一眼洞穿贪官的腐败本相。
对于“性贿赂”是否入罪问题,在司法、学术界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听了方鹏博士关于“性贿赂”入罪的观点,感到内容充实,论点鲜明,论据可靠,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一直以来,对“公车私用”现象,人们都很气愤。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专业人士,对此也都很关注,如今中央和国家机关带头使用经济、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汽车,严禁领导干部公车私用。这确实能为各地党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做出了示范,值得肯定。
我们真的进入“笑贫不笑娼”社会吗
一中年妇女为了供养儿子读大学,从江西老家只身到厦门卖淫。在一次性交易中,被嫖客掐死。这条新闻在网络上跟贴超过2000多条,有80%的网友对这位母亲为筹措儿子学费的卖淫行为抱有同情态度。
如果程序不公正,即使这个迟来的结果是正确的,也会导致人民忽视法律的恶果,人民会认为聂树斌案件的最后结果是偶然得来的。所以,我更期待最高法院在对聂案的再审程序中,能够坚持公开审判、保护当事人权利的原则,让人民通过一起著名案件的审理程序增强对我国司法公正的信心。 官员参与炒地何谈房市调控 关键在于官员参与炒房炒地。官员炒地,当然不会显山露水。党纪政纪摆在那里,且操作性越来越强,谁也不会傻到往枪口上撞的地步。现实中,通过暗箱操作,开发商低价拿到一块地,哪有不向相关官员“进贡”的? 制度的“神圣”与生命的脆弱 面对令人心痛的悲剧,我们不知道应该指责谁、埋怨谁。无疑,死者的丈夫要为悲剧的发生承担责任。但我们不知道,应该指责的是他的无知、自私还是残忍?或许,神经科医生仅凭现场的询问,也未必就能准确判断对方是否有精神方面的障碍。但逝去的生命提示我们,制度在生命面前就是那样的神圣吗?而生命在制度面前又是那样的脆弱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