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期:砸百万“贿选”村长,他想干什么? |
保障公务员廉洁从严把“进口”开始
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者,是政府政令的实施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能不能将模范守法、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吸纳进公务员队伍,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事业。所以,严把公务员录用关,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至关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心里不平衡”是党委书记犯罪的理由吗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邱振环悔之晚矣!看看他走向经济犯罪之路的足迹,很有警示意义,他是从“心里不平衡”一步一步坠落深渊的。没有查出来他在当公务员时有经济犯罪行为,是到医院后才开始受贿的。
“性贿赂”通常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他人提供的性服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亦即权色交易、以权谋色。是否应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纳入到刑法之中,在理论界及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
4年行贿1.3万元被判刑?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多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惩罚的尺度一次次在严打中放宽的尴尬,类似于这样1.3万元行贿即被严罚在笔者眼中竟然如同大熊猫一样可贵,而这样的判决又使得我对20多年来的反腐败立法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反思。
反腐与官员行为透明化
正因为机制方面的缺陷,才使一些官员在私底下干了种种不为人知的罪恶勾当。买官卖官、违规招标、违法批地、官商勾结、包养情妇等等,哪一样不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干的!
马克·吐温的名作《竞选州长》曾对美国民主体系内的竞选,进行了尖刻的嘲讽。这是事实毋庸置疑,但在美国绝少听到“贿选”的说法,而且对于选举中的各种“拉票”丑态,只要不违法,都是被民众默许的。因为民众更多的是关心竞选者当选后的施政纲领和能否给自己带来实惠。 “亚腐败”不可等闲视之 “亚腐败”是什么?是人们对于腐败与廉洁之间的临界状态所下的一个定义。说他“腐败”,他没有贪污受贿,也没有腐化堕落;说他“不腐败”,他却笑纳了一些不该接受的“好处”和“实惠”,做了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愧事,谋取了不少“灰色收入”。 “送礼日记”透出企业辛酸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社会发展程度越高,社会情况越复杂就越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行政审批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行政审批权过多过滥、审批随意性较大、审批缺少监督制约,就会为腐败的滋生提供土壤和条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