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行贿犯罪不能止于周正毅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腐败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媒体不断公开报道一些贪官因受贿罪被严惩的案例。同样,在类似的案例中,我们也很少看到与案件相关的行贿者被追究法律责任——行贿非罪化、对行贿犯罪的宽容,似乎成了我们的惯例。
直面教训方能展望未来
贪官堕落真的是岗位害了他?
山西临汾,这个煤矿丰富之地,矿难也不断,与矿难伴随的是领导腐败不断。去年,宣传部长王月喜落马,接着副市长苗元礼被双规,坊间传言他与他的多名情妇收受贿赂达7000万之巨,50多个煤老板被纪委传唤。这个因煤而兴的城市,正在成为官员的“滑铁卢”。“是这个岗位害了苗元礼,约束机制的欠缺,让他伸手的机会太多太容易了。”临汾市政府的一位人士说。
贪官被“套牢”是因为交友不慎吗?
记得“2006年度中国十大法治人物”、吉林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姜德志曾经指出过,贪官在落马后忏悔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说自己交友不慎,交友过滥,以至于使得自己一步步陷入了违法犯罪的泥沼。事实也的确如此,姜德志总结说:“贪官们在案发之后,证实得最主动的是情人,揭发得最坚决的就是哥们儿。”
不铲除“官话”这一“大害”怎么行
现实生活中,当有些上级官员本身也习惯于讲官话,就难免上行下效,使官话泛滥成灾。官话在本质上不过是官员对手中权力的一种炫耀和对肩上责任的一种敷衍,而在民主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炫耀权力和敷衍责任必然是不少官员的本能冲动,上级官员也并不能确保幸免。
“官话”为什么这样多
“这种场合就不要说这些官话了!没有必要!”在23日的重庆市政协三届一次会议提案现场办理会上,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突然打断了一政府官员的发言。
“与中央领导的合影”不是贪官“护身符”
如果说谁跟中央领导握个手、照张相,就光宗耀祖,千秋万代,就进了“保险箱”,那么,全中国人民都排着队去争相与中央领导握手、照相好了。看看古今中外一张张历史照片,忠与奸、正与邪、美与丑,拥护者与反对者、崇拜者与诋毁者、谋害者与被害者,有些偏偏照在同一张照片上。
重庆巨贪的“三大索贿手段”警示啥?
仅管腐败分子有多狡猾,狐狸最终都逃不过猎人的眼睛,传志福最终还是应了“伸手必被捉”的古训。因此,笔者奉劝一些心存侥幸的官员,趁早放弃犯罪想法,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否则,下一个被查处的就是你。
腐败是土地乱局的推手
国土资源部通过检查发现,一些城市的违法用地少的在60%左右,多的甚至在90%以上。严重的土地违法问题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有关,都由地方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成了违法的主体。
相关连接:
第127期:“很多女人喜欢我”,贪官魅力大?(01-23 16:10)
第126期:“史上最可笑”的十大受骗贪官 (01-18 17:07)
第125期:公款真是个好东西? (01-16 16:43)
第124期:别小觑“决策腐败”的杀伤力 (01-14 16:19)
第123期:一张“求情条子”暴露,写了什么? (01-11 16:39)
第122期:高官夫人如何炼成“宁夏女巨贪”? (01-10 11:41)
“官煤勾结第一个标本”来之不易且太迟
在这样畸形的社会生态中,由一个小派出所所长牵涉出一个副厅级市长,并有可能把这位副市长推到山西官煤勾结的第一个标本的“高位”上的事情,的确很有天方夜谭的味道。俗话说冰冻非一日之寒,临汾2007之殇也是必然,那些已经逝去的无辜者注定成为牺牲品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