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期:官员爱写作与贪官爱种地
“落马”贪官留恋的真的是“党籍”吗?

几乎每一个落马贪官都有“痛彻”的“忏悔”,其中不乏“对不住党,对不住人民”、“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放松了自己人生观的改造”等等千篇一律的套话,然而,细想想,这样的“忏悔”虽然大都是套话却也是真话,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对不住培养和养育他们的党组织和人民。

凭一把伞评判官德太儿戏

2月14日《新快报》报道,近日,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下乡考察时,一名部下为其撑伞的照片遭到了一些网友的痛批。事后,廖新波在其博客中自我检讨:“我们的温总理都亲自打伞,我这个小小官有什么理由让人打伞呢?”

部下打伞的动机不重要,并不意味着官员就该在下基层时享受这样的“待遇”。正如副厅长在其博客中反思的:“我们的温总理都亲自打伞,我这个小小官有什么理由让人打伞呢?”所以,无论打伞者的动机怎样,身为领导者的官员都应该在下基层时,注意对类似行为的回避,表现出应有的亲民作风和简朴做派。

这则中新社首发的新闻占据了2月16日多家门户网站的头条位置,也引来公众的广泛关注。但鲜有人注意到,其实这些官员代表(委员)的腐败业绩与最终落马其实都与人大、政协没有必然联系。需要明确的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因而腐败落马,但并非因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身的职位腐败而身陷囹圄。完全是官员腐败,却委屈了人大政协在那厢“背黑锅”。

官员爱写作与贪官爱种地

官员写作蔚然成风真正令人忧虑的是,官员可能凭借其拥有的公共权力将创作事业用作权力寻租。出书难,发行更难,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实。但这些难处在掌握权力的官员那里根本算不得什么。别说出版发行费用了,就是物色评论家写书评或者组织召开作品研讨会,官员可以轻而易举搞定。

我不敢妄言:那些“垄断高薪”行业和有“前途”的部门,有多少千丝万缕关系户的子女。但是我敢断言,如果当年堂堂北大毕业的陆步轩、武小锋,也有“好爸爸”的话,绝不会也不可能去卖猪肉卖糖葫芦。

不知其难莫当官

受千年传统的影响,官员如同庙里木雕泥塑的菩萨。原本不过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一堆泥土、一段木头,一旦雕塑成了菩萨,立马就神威灵验起来。现实生活中,不论何人,一旦当官,尤其是当了手中有实权,抑或兜里有“资源”的官,便如花招蝶。白天黑夜、长年累月,都有人围着他吹喇叭、抬轿子。

当心“官员写作”成腐败门路!

著名作家陈忠实说:“爱好文学的人不分职业,公务员也是社会成员中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拿起笔来写作没啥可奇怪的。”公务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本没有什么,但是,公务员写作蔚然成风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可不是一句两句能够说清楚的。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写作上,会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其实是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贿选上的人大代表,人民决不承认

人大代表是个十分神圣的“头衔”,肩负着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重要使命,因此容不得半点含糊。但是,靠派送红包、礼品、宴请等贿选人大代表,不仅严重贬损了人大代表的形象,而且其履行职能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他们还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吗?他们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

  往期回顾 更多>>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高考移民"怎样纳入法律轨道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江苏省内某校的一份校报,这份校报的大半内容,是介绍该校召开高考誓师大会“盛况”的...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