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期:对行贿者仍居官位的再反思
对行贿者仍居官位的再反思

不得不承认,目前反腐案件中确实存在着“重受贿轻行贿”,如媒体报道的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窝案牵出的行贿者中,仍有人担任基层法院院长。这当然违背违法必究的原则,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与公众对反腐的期许有较大距离。

有多少人需要“急救”

凡在政府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里混事的,有几个没近水楼台开着公车办私事?在很多人的眼里,能用上公车很长脸面,所以即使不在政府机关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混事,也千方百计找公车装门面。没患上“公车私用”病恐怕是会叫人瞧不起的。可想而知,中国那么多的公车有几辆没私用过?

我们知道,在法治社会,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一名理性的公民,不管法院裁决的结果如何,都应当尊重并服从法院的裁决。一个社会总得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对矛盾纠纷作最终的裁决,在法治社会中,法院就应当承担这样一个角色。

我们赞赏人大代表对于"包二奶"现象的关注与忧虑,正如我们同样赞赏法治社会之下道德行为非罪化、法律对于隐私及婚姻家庭应当保持谦抑的理性趋势。一个正常的社会,法律不可能包揽一切,否则法律就可能变为食人的野兽。

罚款养人

在执法人员收入有保证的情况下,乱收费、乱罚款尚且层出不穷,当罚款成为所谓执法人员的衣食来源,其罚款的冲动必然是空前巨大。

要想真正提高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运作效率,恐怕首先要打破的就是政治精英和经济精英的相对封闭性,超越体制内精英的自我交换。

我们怕的是暗中支持洗脚城

洗脚城这么做,无非是在告诉人们,这家洗脚城是“有后台的,也是有背景”的。本来,洗脚城的经营者只要合法经营,没有必要一定要弄些假皮来虚张声势。但事实也告诉我们,一些店就是规规矩矩的经营,也未必能够“正常”营业。

想起“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被通缉三年的犯罪嫌疑人不仅毫发未损,还官复原职,其背后肯定有许多见不得人的黑幕。说到底,不外乎以金钱开道,“俘虏”了相关人员,有人为他撑起了“保护伞”。

谁来管管何庆魁们的“红口白牙”

在精心营造的骗局中,何庆魁无疑扮演着“为虎作伥”的不光彩的角色。当初他“红口白牙”、信誓旦旦的“代言”,是不该姑妄说之、姑妄听之的。法律该给名人明星代言广告戴上个“紧箍咒”了。

“拒不返还财物”入罪门槛不宜过低

我国素有重刑的传统,现行刑法设置的罪名之多、刑罚之重,以及不同刑种之间的刑责失衡等问题,已经引起公众及司法界的关注和反思,对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当及时调查论证并作出必要调整。这样才有助于切实提升我国在新时期下的公民权利保护水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法治理念。

  往期回顾 更多>>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高考移民"怎样纳入法律轨道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江苏省内某校的一份校报,这份校报的大半内容,是介绍该校召开高考誓师大会“盛况”的...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