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期:收了钱但没办事,算不算受贿?
官场潜规则有变?贪官何以感觉良好

从古自今,做官都是有标准的,也就是称职、合格的标准。过去有个说法,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在家卖红薯。现在叫为人民服务,也就是公仆,公仆的主要标志就是讲贡献。当然,为民作主和为民服务也有程度的差别,全心全意,也就是百分之百,那是最高境界;但要合格起码也得达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吧。

"本溪干部选拔风云剧",该纪委"出场"了

“选拔团干部结果无效”的新闻结束了在官方网站上发了又删,删后又贴的游移不定状态。疑问总算变为了“赤裸裸的事实”。而此前,一当事人对质疑者“义正词严地反驳”如今看来正是因为其“义正词严、理直气壮”才显得更加苍白。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国家工作人员能否经受住诱惑的考验,除了自身的廉洁自律具有关键性作用外,其配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大多数贪官背后都有一个贪婪的妻子,形成了所谓的“夫受贿必涉其妻现象”。为此,各地争相开展“廉内助”活动,以期发挥配偶对丈夫的廉政监督作用。

受贿罪的危害并不在于国家工作人员在收受贿赂后是否为对方谋利“办事”。受贿罪的本质是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的为政清廉、廉洁从政的制度,也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的廉洁义务。收受贿赂行为本身就已经损害了国家机关的信誉,玷污了公务人员的职责,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科学配置权力,遏制行政执法职务犯罪

近年来,行政执法职务犯罪现象已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行政执法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不仅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成效,而且造成了官民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危害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别是发生在城管、公安、交管、卫生、文化等领域中的腐败行为更是如此。

这次本溪提拔的四名团市委干部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四名团市委干部中有三人是市领导子女。但笔者认为,这次选拔所采用的“双推双考”程序当中反映出的漏洞,更值得我们关注。

贪官为何不听“贤妻”言?

让妻子发现身为领导干部的丈夫有违纪违法苗头时,就及时提醒、猛敲警钟、促其纠正,这就是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夫人反腐”。有的地方还专门把领导干部的家属集中起来,举办什么“廉内助培训班”,美其名曰“培养家庭纪委书记”。那么,就算是家有“贤内助”,官员就一定“不做横事”吗?

大部制改革须破解帕金森定律

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通过对上世纪初期英国海军部机构设置和人员数量的变化对比后发现:14年里,英国海军舰艇数目缩减了,兵员减少了1/3,然而官员数量却几乎翻了一番,暴增了78%。

公务员“游湖禁令”难服民心

独独禁止公务员“游湖”,等同于剥夺了一个特定群体的特定权利。因此,对于贵阳的公务员们而言,他们需要找回的,是他们的既有权利。对于更多的公众而言,他们需要警惕的,是地方政府赋予某一群体特定责任和特定权利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今天可以向公务员发出“禁令”,明天会不会向公务员发出“特权令”。

  往期回顾 更多>>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高考移民"怎样纳入法律轨道
第157期(高考篇):解决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江苏省内某校的一份校报,这份校报的大半内容,是介绍该校召开高考誓师大会“盛况”的...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6期(媒体篇):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5期(心理篇):心理干预点燃心灵的烛光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4期(反腐篇):贪污挪用捐赠款物须用重典严惩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
第153期:哀悼日,让13亿人在泪水中坚强如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