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默哀3分钟缘何能促和解?
默哀3分钟恢复庭审后,法官抓住时机劝导双方当事人:“灾区的同胞们已经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而我们现在还能住在宽敞明亮的寓所里,享受一份安宁,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大家应当珍惜这种幸福。”法官的一席话,无疑打动了业主徐某。
当然,在人力无法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前 ,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人们容易产生一些焦灼、无奈或者惶恐,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越是焦灼、无奈或者惶恐,越容易胡思乱想、越要到处打听小道消息、越可能听风就是雨。但是,无论如何,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不会以任何名义造谣。
灾区社会治安力量不可或缺
比如近来,有不法分子冒充慈善机构通过网络、短信诈骗;也有不法分子的黑手侵入篡改红十字官方网站的方式打劫善款,发震灾财。还有一些不法之徒深入灾区一线,以自愿救灾和寻找失散亲人的名义在灾区偷盗,更是胆大包天到了明抢豪夺的地步。
对趁灾犯罪当严惩不怠
正当十余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在灾区一线奋不顾身争分夺秒抢险救灾之际,正当全国人民心系灾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灾区人民解囊相助奉献爱心之际,社会上出现了极少数人趁灾诈骗、散播谣言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对抗震救灾不力的领导干部绝不能“一免了之”
从道义上讲,他们已经彻底丧失了作为一个公务员、党员的责任、使命感和担当,而从纪律而言,四川省委组织部16日就下发相关通知,要求采取非常措施在抗震救灾中及时调整加强各级领导班子,严肃抗震救灾中的政治纪律。对在抗震救灾中临危退缩、失职渎职、敷衍塞责、玩忽职守、推诿扯皮的党员干部,要从严从重进行组织处理。
灾区儿童收养需开启法律之门
面对大量急需获得有效救助的灾区未成年人,在当地政府有责任但暂无能力、民间有能力但不符合法定收养条件的情况下,我们理性的选择,就是尽快开启法律之门,充分发挥民间的巨大能量,以切实保障灾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此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