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苦不怕难,就怕纪委一张单。”这是广西北海市官场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这张“单”是指该市纪检监察部门的“廉能传票”。从今年3月中旬到5月中旬,北海市纪检监察部门共向一些单位和干部发出223张“廉能传票”,要求他们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廉洁或效能不高问题,在5日内作出解释和整改。其间,共有16名处、科级领导干部被免职(6月6日中国青年报)。
借鉴法院发传票的方式,将问廉问责工作落到实处,北海市的做法可以说是敢为人先;两个月发出“廉能传票”223份,且罢官16名,北海市的整顿可以说是动了真格。
但更让人关注的是,“廉能传票”何以具有这么大的能量,竟让那些平日稳坐机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们如此惴惴不安?
从“廉能传票”的发出主体看,它来自上级领导机关纪检部门,具有较强的“威慑力”;从“廉能传票”的调查内容看,它涉及官员的廉洁状况与工作效能,兹事体大;从“廉能传票”的产生后果看,它往往关系被“传”者头顶上的“乌纱帽”,官员们不能不倍加小心。同时,由于少数官员作风不廉洁或工作效能不高的现象长期存在并被漠视,一旦有人因此受到追究,自然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官场的群体性反应。
由此看来,“廉能传票”被官员们“高看一眼”,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官员头脑中的“唯上”思维:工作做给上面看,缺点怕让上面知。这种思维主导下,他们决不会自觉重视百姓的冷暖需求,如“传票”中多有涉及的“市容卫生”、“教育收费”等内容,实际上都是百姓平日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在部分官员眼里却往往熟视无睹。
从熟视无睹到“高看一眼”,其实暴露了问题所在。从行政体系上说,下级官员受命于上级领导、受制于纪律规章,应该对上级负责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但从根本而言,任何一级官员,其权力都是百姓所赋予,其执政用权的服务对象是百姓,首先应该对百姓负责。而官员“廉能”如何,是“不作为”、“慢作为”还是“乱作为”,恐怕只有老百姓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所以,对于工作作风和效能,老百姓投来的“廉能诉状”应该比纪委发出的“廉能传票”更能反映官员的实际表现。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都在推行政务公开,要求政府职能部门答复老百姓发映的问题和建议,其中就有很多老百姓投来的“廉能诉状”,但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往往置若罔闻——对于他们而言,百姓的千百张“诉状”不抵纪委的一张小小“传票”。
所以,从纪委“廉能传票”所引发的风波中,可以窥见时下部分官员究竟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官?是为民请命,还是唯上是从?而要真正倡导“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从细处看就要求官员们把对“廉能传票”的异常恐慌转化为对“廉能诉状”的细心作答,坦荡磊落地面对“廉能传票”。唯其如此,才能从整体上廉洁官员作风,提高机关效能。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