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主笔专栏>>姜 洪

半夜上调印花税考问政务公开

时间:2007-06-02 00:00:00  作者:姜洪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股市上演高台跳水,上证指数从4335点最低跌到3858点,几天来,散户股民被套牢的套牢,忍痛割肉的割肉,一片惊慌。随之而来的是不解和愤怒。

提高印花税是股市高台跳水的直接动因,但这并不是股民最难以接受的,真正难以接受的是调整印花税的方式。

早在5月22日,有关提高印花税的传闻就已在市场上流传。但当有记者致电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求证时,得到的答复几乎完全一致:没有这回事。有关部门还信誓旦旦,“不会再用行政手段干预股市,会让股市按照自己的运行方式去发展”。对此,5月23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媒体以“利空传闻被澄清”给予了报道。

然而,就在几天后的深夜,印花税上调了。5月30日零点,在股民熟睡之时,有关部门突然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开市后,股民来不及做出应对措施,就被印度洋海啸一样凶猛的下跌走势卷了进去。

短短几个工作日,是不大可能完成关于印花税调整的文件审批的,要么是政府官员误导了记者,要么是三大证券报误导了股民。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尚需负行政甚至刑事责任,那这次事件又该谁来承担责任呢?

按照惯例,为了让市场有正确解读和消化的时间,有关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公共决策基本是在周末出台,周一实施,或者至少在推出的前一天就发出通知明示。而这次选择半夜公布如此重大的政策,实属罕见,令人费解!有关部门的这一做法,置政府公信力于何地?老百姓有必要问问。

就在提高印花税的当天,国税总局还表示短期内不征资本利得税和取消利息税的消息一出,引来一片质疑声,很多人都担心印花税偷偷上调的情况再次发生。是谁给信息披露制度抹了黑?是谁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一天之内就有了答案!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与实施,依法行政、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必须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对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更半夜调税无疑与政务公开背道而驰,这无论如何都是需要追问下去的。

这一事件至少暴露出,当前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还不完善,某些部门某些官员“官本位”思想还很严重,他们往往视公民为被管理者;极少数人甚至还想将手中权力神秘化。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

建立和完善行政公开制度需要一个过程,但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这种制度理应予以先行。更关键的是,要从立法上明确责任、设立救济制度,该公开的不公开,就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群众因行政不公开受到损失,就要有一个救济渠道。

总之,一定要切切实实让“透明”成为“行政制度”。不然,国税总局表示短期内不征资本利得税和取消利息税,人们就会来个反向思维;厦门市政府说化工项目缓建了,如果发现还在暗中建设,人们就不会怀疑是“底下的人”在捣鬼,而是要怀疑政府的诚信……若如此,真是太危险了!

[责任编辑:zywyaoyu]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