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主笔专栏>>姜 洪

依法治国: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时间:2007-06-27 00:00:00  作者:姜洪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编者按 理念决定实践,理念指导行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检察机关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从2006年4月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按照党中央和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最近,为总结和检验教育活动成果,各地检察机关陆续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考试。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对检察机关的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行盘点,敬请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8年前,依法治国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依法治国不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规范,而是上升为重要的宪法规范,使我国的法治之路有了坚实的宪法基础和依据。从此,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工作主线更加明晰,履行职责更加有力。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来,检察机关更是把依法治国的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全方位贯穿于法律监督工作中,实现了依法治国理念和法律监督职能的“无缝对接”。

坚定信念,检察机关狠练“内功”

“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方工曾说:“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做到崇尚和信仰法律。缺乏信仰,不能保证正确适用法律,执法结果会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必然损害法律的严肃性,使法律在公众眼里一文不值。”

的确,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检察机关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才能真正做到坚持依法治国理念不动摇。

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首先要练好“内功”。在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检察人员法律素养,坚持严格执法、模范遵守法律。

大连开发区检察院1993年成立时,40%的干警未达到大专学历。他们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检察官续职培训、选送干警参加高校学习等方式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到目前,干警全部为本科学历,取得法学、法律硕士学位的干警占25%,先后有8名干警被上级检察院确定为专门型人才,1名干警入选辽宁省检察人才库。

2006年,各级检察院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仅高检院和省级检察院就组织培训各类检察人员3万余人次。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十一五”期间全国检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又对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十一五”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将按照分级分类的培训模式,完成不低于40万人次的正规化岗位培训。

检察机关在队伍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检察官队伍的素质结构明显优化,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日益提升,涌现出了以方工、白云、王书田、白洁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

接受监督,依法履职再设一道“保险”

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除了自身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外,也需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为解决犯罪嫌疑人翻供的问题,江苏省泰州市检察院推出了“入所前谈话制度”,纪检监察人员会同人民监督员在职务犯罪嫌疑人被采取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前与其进行谈话了解侦查人员有无刑讯逼供等违法办案行为对谈话过程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并由纪检监察人员、人民监督员和犯罪嫌疑人分别签字确认。自2006年该制度正式实行以来泰州市职务犯罪案件嫌疑人翻供率已由2004年的28.2%下降到去年的1.8%。

泰州的这一成果,只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带来的一个小变化。作为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监督的一项司法改革措施,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加强了检察机关外部监督的同时,也给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助了力,实现了“双赢”。

经过三年多的试点到去年年底全国已经有2800多个检察院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约占检察院总数的86%;选任人民监督员21962名共监督不服检察机关逮捕决定和检察机关拟不起诉、拟撤案的“三类案件”16820件监督立案或不立案是否正确、有无超期羁押、违法搜查等“五种情形”314件。这一制度,在强化查处职务犯罪的外部监督、推动司法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目前,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条件目前已基本具备,相信有了立法的支持,该制度必将在依法治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贪反渎,防止权力腐败滥用

如果说,加强队伍建设、主动接受监督是检察机关依法治国的“内功”的话,那么,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加强普法宣传等工作则是检察机关依法治国的“外功”。“内力”充沛,运用起“外功”来自然得心应手。

今年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法院审理查明,郑筱萸除了受贿款物折合人民币649万余元外,还因玩忽职守等犯罪导致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秩序混乱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职务犯罪危害依法治国,检察机关利剑斩除腐恶。查办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落实依法治国这个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的最直观的体现。

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公务人员权力的依法正确行使,防止和纠正权力滥用。检察机关通过对职务犯罪行为的追究,促使各项公务活动按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标准和程序实施,从而推进依法治国,这是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使命所系,职责所系。

反贪污贿赂,解决的是廉政问题;反渎职侵权,解决的是勤政的问题。近几年,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重点突出、双管齐下,反贪、反渎齐头并进: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33668件40041人,提起公诉29966人;今年1月至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2808件3470人,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8.3%和9.5%……

落实依法治国还需要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宣传月和举报宣传周活动期间,检察机关收到职务犯罪举报线索逾万件,在促进了办案工作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众的法律意识。以去年“五五普法”启动为契机,全国检察机关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普法宣传,在提高全社会依法治国意识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让全体检察人员坚定地信仰法律,让全社会坚定地信仰法律!检察机关将依法治国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强化法律监督工作,以自己的行动树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必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责任编辑:zywyaoyu]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