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主笔专栏>>金陵客

[检察日报]生活由你创造

时间:2010-09-13 10:56:00  作者:金陵客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读到一篇博客,比尔·盖茨在两个月前写的。他在这篇博客里认真介绍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书名叫做《生活由你创造》。他对这本书充满好感,不仅自己读了,他的妻子梅林达也读了,他们还打算和他们已经成年的孩子一起阅读它。 

  这本书的作者彼特·巴菲特,是世界知名“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有着这样的家庭背景,彼特却特别“不愿意从他父亲那里继承许多财产”,坚持走自己的路,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在《生活由你创造》这本书中,“彼特撰写了他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和他自己追求的道路,即从事自己生命中爱好的事”;他“对音乐非常热爱。他是一位获得艾美奖的音乐家和歌曲作者,曾为许多电影电视创作歌曲,已发布专辑15张以上”;等等。这其实是“生活由你创造”的一个打动人心的实例。比尔·盖茨这篇博客就表达一个观点:只要你足够坚持,生活确实可以由你自己创造。 

  比尔·盖茨这篇博客,看起来就是一篇普通书评,一篇媒体上常见的新书介绍。没有堆砌恭维,没有华丽词藻,没有故弄玄虚故作深沉,也没有精心策划出位炒作。就是家长里短随便谈心式的朋友聊天,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式的实话实说。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点不过分。 

  回过头看,比尔·盖茨自己就是“生活由你创造”的一个典型实例。这个被哈佛校报称之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成功的辍学生”的人,当年从哈佛辍学,信奉的真理便是“生活由你创造”。2007年6月7日,比尔·盖茨在哈佛演讲,这样说:“我在哈佛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发生在1975年1月。那时,我从宿舍楼里给位于Albuquerque的一家公司打了一个电话,那家公司已经在着手制造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我提出想向他们出售软件……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日以继夜地在这个小小的课外项目上工作,这导致了我学生生活的结束,以及通往微软公司的不平凡的旅程的开始。”如果拘泥于大学生活的惯性轨迹,如果对“生活由你创造”的信念有一丝一毫动摇,比尔·盖茨也就不成其为比尔·盖茨了。有这样独立创造人生经历的亲身实践,来推荐朋友儿子“生活由你创造”的全新理念,恐怕全世界都很难找到第二位这样合适的人选。这样来看“建立在自我探索基础上的个人工作伦理,以最大的热情去寻找你每天早晨醒来后渴望的事情”,不是非常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吗? 

  这篇博客当然会打动成千上万青年的心。这一点毫无悬念。我的看法,如果仅仅针对青年读者发生影响,那么,还是低估了它的价值。这篇博客更大的价值,其实恰恰在于它对父辈的影响。在中国,子女的人生常常是由父母代为设计的。这种选择人生道路方面的“包办代替”,其实比婚姻方面的“包办代替”危害更大。在国外,情况似乎也并不乐观。盖茨当年从哈佛辍学,与艾伦共同创业,也曾经使他的父母震惊不已。2009年5月,老盖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说:“玛丽和我都为此感到忧虑,我们对儿子的期望和其他大学生父母一样的寻常,那就是孩子拿到大学学位证书。”尽管他们后来终于勉强同意儿子的选择,支持他去创业,但是这种给孩子自由选择人生道路的意识毕竟非常薄弱。3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但是在对待子女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问题上,现在的父母究竟能有多少认同“生活由你创造”的理念呢?从比尔·盖茨这篇博客看,彼特的“父母亲一直鼓励他去寻找自己的道路”,这总算是一种社会进步。可是,这种进步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每一个普通家庭呢? 

  要懂得“生活由你创造”的道理不难,难的是开始“生活由你创造”的行动。读比尔·盖茨这篇博客,你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吗?

[责任编辑:杨柳]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