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的舆论喧嚣余音刚落,一则有关唐山“史上最牛的黑团伙”新闻的舆论喧嚣正“风生水起”。
6月19日,《广州日报》以“开装甲车‘巡街’敲人钱财8亿”的标题,引用“中国百姓法制网”本月初率先披露的内容,报道了以杨树宽为首的河北唐山特大涉枪涉黑案。该报道称,以唐山市华云集团董事长杨树宽为首的涉枪涉黑团伙,非法拥有包括一辆装甲车在内的军用车辆4辆,以及38支枪和1万多发子弹等作案工具,先后打击报复6名公安干警,毒打无辜群众上百人,鸣枪恐吓逼着一矿主签了转让协议,敲诈他人财产达8亿多元。
军用装甲车、38支枪1万多发子弹、公然报复警察、敲诈8亿!如此耸人听闻的“猛料”,闻者无不惊诧。于是乎,有人将此案冠之曰“史上最牛黑团伙”,冠名理由有三:装备“史上最牛”、恶行“史上最牛”、成果“史上最牛”。
但是,6月22日《新京报》报道称,针对“中国百姓法制网”最初报道所提及的相关案例,该报记者一一进行了回访,调查结果显示网络稿件中疑点不少。网稿中所称杨树宽团伙“驾校行凶”、“强抢矿山”的恶行,当事人均称水分很大,否认从中受害。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河北省公安厅及省委政法委均表示,目前网上流传的关于杨树宽涉黑的任何消息都是非官方发布的,内容无法证实。
这边厢,网络报道随文公布了装甲车等多张照片,言之凿凿。那边厢,官方声音说“内容无法证实”。吾等草民纳了闷儿了:既然无法证实,那么事实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能否对网上传言进行证伪,用官方声音来认定“非官方发布的”那些消息都是虚假的呢?
这种太极拳似的官方声音,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关杨树宽涉枪涉黑团伙案的案情,为什么没有正式的官方消息?或许,河北及唐山的有关部门,对在自己的辖区内出现“史上最牛黑团伙”,下意识地认为是负面消息不好“家丑外扬”?再或许,杨树宽涉枪涉黑团伙案目前处于侦查阶段,不便披露案情细节?其实,社会矛盾无所不在,任何一个地区都有发生负面新闻的可能。作为理应接受公众监督的执法机关,没必要“羞答答”地面对新闻媒体。人们需要从官方的权威渠道听到事实真相,这样的需求表达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这也是政府公信力的一种体现。对政府来说,把打击犯罪的努力通过新闻媒体展现在公众面前,反而能很好地抵消出现犯罪案件导致的公众负面评价。另外,即使出于案件侦查阶段的保密考虑,也不妨碍河北及唐山的有关部门对网络传言的主动回应。
况且,也有网民表示,网上报道有时与事实出入太大,不可轻信。最初曝光杨树宽案的“中国百姓法制网”,其网站标明“中国法律工作者协会主办”,但是在百度和谷歌上搜不着“中国法律工作者协会”的介绍,有人对这个协会本身就表示怀疑。
对于“史上最牛的黑团伙”案,公众需要来自官方的权威信息。所以,笔者建议河北及唐山的有关部门主动地向公众说明案情,尤其是军用车辆来源、具体犯罪事实、涉案金额、有无“保护伞”等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正视听。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