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主笔专栏>>覃匡龙

官做到多大才“过瘾”

时间:2005-09-13 00:00:00  作者:覃匡龙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对于这个命题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回答。

清代大贪官和 ,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人称“二皇帝”,他贪贿的财物相当于清政府十年财政收入。可他还嫌不过瘾,每至深夜,就穿戴起皇帝的衣服,把窃来的朝珠悬于脖上,对着大镜子往来踱步,边走边对着镜子说话、微笑。过足了皇帝瘾,他才把衣服、朝珠卸下来。

不是每个人都敢有和 的野心。有人把目标定位在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因为到了这一级别的官员,就“没什么人能管得了我了”。也有很“实际”的,比如原宿迁市泗阳县委书记曾鸿翔,他就有句名言:“官要做到县委书记才过瘾!”

官至多大才“过瘾”呢?似乎难有统一答案。好在事物往往存在相通之处。怎样才算过瘾?自然是无人干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如此想来,问题就简单多了。不管是当皇上,还是当诸侯(不论大诸侯还是小诸侯),要的就是在自己的领地里说了算,想提拔谁,想收拾谁,想让谁靠边站,全得听我一个人的。其实这种种不一样的回答,本质是一样的。

韩非子有曰:“有欲甚,则邪心胜。”贪心不分大人物小人物、有权者无权者,人一旦贪心不足,权力大者可能成为巨贪,权力小者可能成为小贪,无权力者则会羡慕贪者。那些人之所以认为当官过瘾,无非就是以为当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欲。

在反腐败过程中,我们分析过种种腐败现象,也开出过若干反腐药方,可惜,腐败现象依然层出不穷。指望清官政治是不现实的,林达先生在《总统是靠不住的》一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人都是有弱点的,即使他德才兼备,也很难保证他在执政时不会出现一念之差。即使他现在是一个清官,但仍不能保证他永远都是一个清官,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人在没权时是为人称道的好同志、好干部、好职工,可一旦有了权就狂贪不已,最后东窗事发,被绳之以法。也有不少人是“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台上像孔繁森,台下是和 ”,这样的“两面官员”我们也没少见。

持“当官过瘾论”者都希望绕开制度,拒绝监督,唯我独尊。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化。须知,贪婪是人类的本能,贪欲不遏,则洪水滔天。事实也是如此,在几乎所有的腐败案件中,我们都能轻易地窥见制度和监督的缺位。如果为官者是在严格的制度管束与监督之下,那么还会不会有人再认为“当官过瘾”呢?

破解“当官过瘾论”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除了依靠教育,更关键的还是要靠制度堵住腐败的漏洞,依靠加强监督防止官员堕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赖以滋生的环境。

上周,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说,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将集中力量查办六类大案要案。其中发生在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将成为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重点。不知道反腐败职能机关的表态能否让那些指望当官过瘾的人多点清醒。

假如为官者都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恐怕就没人再会为官至几品而陶醉、而过瘾了吧。

[责任编辑:zywyaoyu]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