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主笔专栏>>覃匡龙

阳光的救赎

时间:2005-11-01 00:00:00  作者:覃匡龙  新闻来源: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据报道,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许多富豪一掷千金的气派令尚为温饱奔波的人们产生了复杂的情感: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生计忙碌,为什么却只能居于整个社会最下层,而那些人却在最大限度地挥霍与享受着财富?

为什么民众会产生这种复杂的心态,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嫉妒”、“眼红”或者“仇富心理”所能解释的。因为我们无法回避一个诘问,到底有多少财富是光明正大获取的?

不久前清理“官煤”的喧闹尚未尘埃落定,“官锰”的黑幕又被捅开(2005年10月28日《国际金融报》),那么,有多少财富是伴随着权力和腐败而来的?有多少财富是用民众廉价的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有多少财富是借助垄断和霸权豪夺获得的?

当财富的取得并不那么干净,有的甚至十分肮脏时,广大民众的怀疑就不足为怪了。我们不必过多指责公众的“狭隘”,恐怕更应反思我们还有多少缺陷,权力的暗箱、违规的操作、腐败的蔓延,如果任由这些词汇充斥社会,贫者怎么能心服口服,富者又能有多少底气,在这样的背景下,阳光财富与和谐发展将永远是奢谈。

对于财富,我们的民众并非天生抱有反感,他们的怒火只是针对问题财富,相反,对那些在公平、公开、依法的过程中获得的财富,公众会毫不吝惜地抱以热烈的掌声和长久的尊敬。

杨卓舒,通过自己的汗水和辛勤,依法经营,取得了成功,像他这样敢于大声说“我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的企业家富豪,人们不是投以敬佩的目光吗?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丁磊,以超前的眼光、卓越的胆识和扎实的学识打造了“网易神话”,凭借知识和智慧在最新一份财富榜单上排名第四,他不也正是这个时代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典范吗?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不仅是每个贫者的梦想,也是国家和政府的方向。我们尊重财富,鄙视“嫉妒”与“仇富”,更反对“杀富济贫”,我们需要的是公平和法治的创富环境,让每个人平等地获得发展的空间,合法地积累财富,心情舒畅地走向成功彼岸。

阳光和透明被誉为是最好的“防腐剂”,创造财富的过程,同样不可缺少阳光和透明。在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今天,依法创造财富,合法拥有财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世界一些国家走过的路程证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社会,社会矛盾有加剧的可能,因此建立公正、公平的法治社会秩序,无疑是必经之路。

有一种救赎叫阳光。阳光不仅可以哺育万物,而且能杀毒灭菌。在这个创富时代,让所有财富都经得起阳光的考验,让阳光照亮财富,让财富泽被苍生,这是我们的理想。

[责任编辑:zywyaoyu]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