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等6人,在两会新闻中心,就司法公正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在一位连续跑了16年两会的记者记忆中,对“两高”而言,这还是第一次。
从容,自信,大气,得体。6位司法界领导的闪亮登场,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6位博士丰富的学识,简练的表达,温情的交流,使长期“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司法官员,通过一个半小时的精彩亮相为他们所代表的司法机关,赢得了重要的形象积分。
迈出这开放的一步,是司法机关成熟自信的标志。如果说以往司法机关因为工作涉密性强、话题敏感等,而很少积极主动与媒体交流的话,那么在近些年推行检务公开、审判公开之后,司法机关逐渐以坦诚的心态面对公众,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媒体,司法公开透明真正从纸上走到了现实中来。
司法公开是司法公正的题中之义。因为司法是否公正,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交给社会评判。而要获得社会的客观评判,就必须公开司法结论,包括必要的司法过程。司法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经得起监督,经得起检验。从这个角度看,“两高”接受记者采访本身,就是接受公众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知政权。
开放是自信的表现。司法要用事实、用数据来说话。没有检察机关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4547人,没有全国法院受理的案件一审服判率在90.01%等一系列数据,司法公正怎么说也没人信。
开放是民主的要求。不公开,不透明,司法就不可能见得了阳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而司法一旦失去了民主,公正又从何谈起?
开放增强了司法的自信心,开放提升了司法的公信力。开放,让司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