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主笔专栏>>郑海啸专栏>>最新文章

塞尚大哥

时间:2018-08-09 08:48:00  作者:郑海啸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核心提示: 

  ·作为孩子,左拉对来自于另一个孩子的慷慨行为表示感激,他感到幸福,因为在学校他不再是孤立无援 

  ·仔细想来,与其寻找“塞尚大哥”,不如找一个学风好的学校:很少出现暴力情境,一旦出现,对主事者严惩不贷 

  1852年10月,左拉进入埃克斯中学。生性腼腆,加上人生地不熟,他很快就成了同学们戏弄的对象。他们嘲笑他12岁了还在读四年级。每到课间休息,一群顽童就来打骂他,以此为乐。有一天,一位同学看到这个性格温和从不大声喧哗的学生受到欺辱,感到很气愤,便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制止这些顽童。于是,他也成了这群人攻打的对象。他勇敢地奋力还击,一阵拳打脚踢之后,终于救出了左拉。这人就是塞尚(法国画家,后期印象派代表,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从这时起,一种深厚的友谊将塞尚与这位未来的小说家连在了一起。作为孩子,左拉对来自于另一个孩子的慷慨行为表示感激,他感到幸福,因为在学校他不再是孤立无援。从此,他快乐起来,他同塞尚来往,不久,他俩又与巴蒂斯丹·巴耶建立起了友谊。 

  我在上大学时也有类似的经历。一次大概是在水房,与人起了争执,眼看要受欺负,一位同学挺身而出帮我出头。胜利之后的感觉真好!于是我也和这位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感到幸福,因为在学校我不再是孤立无援。三十年后回想起这件事,仍是心有余甘呢。 

  眼看孩子就要上学了,一天,我告诉妻子:要是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也能找到“塞尚大哥”,该多好!没想到妻子一句话就把我噎回去了:“小心‘大哥’把他带上邪路!”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情境”。再凶狠的人,面对暴力其实都是害怕的。成语“色厉内荏”,似乎也可理解为:“内荏”的人往往“色厉”,因为他想以“色厉”来掩饰“内荏”。但是如果遇到“暴力的情境”,有些“内荏”的人就不仅“色厉”,而且手辣。在校园里,最普遍的“暴力的情境”大概是:几个同学合成一伙,欺负落单的同学,以他沉默寡言、身上有味儿等等为借口。这时若有正直且强壮的“塞尚大哥”来打抱不平,结局可能会好些,不然啊,校园就从此成为那个受欺负的同学的地狱! 

  仔细想来,与其寻找“塞尚大哥”,不如找一个学风好的学校:很少出现暴力情境,一旦出现,对主事者严惩不贷。只是,学区房实在太贵!那么,为什么不能制定一部“《塞尚法》”——《反校园暴力法》呢? 

[责任编辑:张梦娇]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