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旧评论频道>>众说纷纭

期待形成长效机制

时间:2011-05-09 10:56:00  作者:郭立场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党员干部的行为和能力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全在于制度的引导。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硬性指标,由领导“推”、组织“派”才去的,不是自觉行动;有的怕苦怕累,感到下基层蹲点调研辛苦,不如待在办公室里清闲自在;有的业务性较强的机关干部,平时与基层接触少,感觉下到基层也无所作为。即便万不得已下去了,也找不到努力方向,“蹲不住”,“摸不准”。重庆市南岸区组织万名干部下乡种地,让干部“沾地气”,可谓是回归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意识和朴素感情。需要指出的是,要营造“机关干部下乡种地”的实干氛围,不能局限于“下去了没有”,关键是要看取得了什么成效。 

  笔者认为,我国存在的各种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干部考核制度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无论是在新制度的设计上还是对已有干部制度的改革中,都要保证目标的正确性,打破“由于受到机构规格和职数限制,基层公务员晋升空间狭小,大家都想挤进上级机关而不安心在基层工作”的不合理局面,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实干中脱颖而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仅仅依靠“机关干部下乡种地”的“倒逼”措施还远远不够,长远来看,还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层干部队伍。换言之,要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树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保证那些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的基层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干实事的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责任编辑:zywyhp]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