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文化>>新书架

认真对待权力

时间:2011-12-22 13:55:00  作者:孙书甜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读本》

  2010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了8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涵盖了行政权力行使中极易滋生腐败的各个领域,明确了哪里是“不能入”的禁区,哪些是不能触的“高压线”,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惩治和预防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更为明确具体的依据;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再一次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

  通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读本》,结合书中所附典型事例,深入思考准则每一条每一款,学习郑培民、吴仁宝等时代先锋,见贤思齐;了解殷国元、庄玉斌等前车之鉴,自省吾身。我深刻领会到:权力是柄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需认真对待。

  认真对待权力,首先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的主体,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我国的政权和各级干部手中一切权力的本质。权力来自人民,就应当用来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领导干部来说权力仅仅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工具。然而“有的党员干部慢慢忘记了自己入党、当干部的初衷,脑子里个人升官发财的思想滋长起来,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抛到了脑后。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有的到处拉关系、找靠山,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甚至杀人谋官……”江泽民同志如是批评某些权力观异化的领导干部,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我们是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

  清人申居郧说得好:“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每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常怀这样一种对待权力的平常心,牢固树立掌权为民的思想,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和处理问题,才能自觉当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

  认真对待权力,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秉公用权。《马克思选集》中说: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国家,权力的性质不一,但政治权力从本质上说都不曾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一定的社会集团或一定的阶级,因而都具有某种公共性质。各级领导干部有的从宏观上掌握着国家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核心公共权力;有的从微观上掌握着具体的人、财、物的调配权,涉及到国家全局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权力的受益者只能是人民群众,而不能是权力的直接掌管者。《廉政准则》规定的8个方面“禁止”和52个“不准”,就是禁止干部公权私用,如果党员领导干部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走入禁区,触动“高压线”,就必然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罚,轻则名誉受损,重则身败名裂、断送前程、祸及家人。

  华西村党委原书记吴仁宝曾经这样说道:“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话语虽然通俗朴实,就隐含着语重心长的,领导干部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要能头脑清醒,保持一颗“明白心”,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名利所困,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令智昏,势必走上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

  认真对待权力,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审慎用权。除了不以权谋私,做到廉洁从政,党员领导干部还应把好用权的各个关口,科学恰当地用好手中的权力。规范政治品格,把好用权思想关口;规范决策机制,把好用权实施关口;规范办事程序,把好用权监督关口;规范个人生活,把好用权修养关口。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地行使权力,则群众喜,事业兴,己光荣;错误地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则群众怨,事业损,声名败,甚至成为人民的罪人。

  民谚讲:善于科学发展的人是推动力,不会科学发展的人白费力,违背科学发展的人是阻碍里。急功近利,不切实际,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每日三省吾身,以《廉政准则》为镜,时刻对照自己的言行,在自己的履职过程中,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践行“权力就是责任,使命如同生命”的权力观,有没有把“52个不准”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稳住心神,管住手脚,抗住诱惑,耐住寂寞,时刻记住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把握公与私的“警戒线”,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做党领导伟大事业的坚定基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

[责任编辑:杨柳]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