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文化>>文化动态

安徽宿州:把红色基因融入检察履职的全过程

时间:2021-07-21 13:31:00  作者:徐华兵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近日,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安徽省宿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徐华兵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人民检察史的认识和体会,从“且听百年党史中的‘好声音’”“拿起检视问题的‘放大镜’” “锚定启航新征程的‘风向标’”三个方面,通过视频系统为该市检察人员讲授了一堂党课。本文系该党课内容的摘选。

  汲取初心之力 起航奋进之路

  把红色基因融入检察履职的全过程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对于检察干警来说,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动能。学党史,要能从烟波浩渺的百年史卷中获得启迪、传承,汲取红色精神的力量,找回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状态,着力推动党建、队建、业建在“精细区”和“关键处”走深做实。

  一要以红色精神为根魂,做政治的“坚定者”。从1931年中华苏维埃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诞生之日起,人民检察事业始终同党的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红色检察的精神源泉需要我们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使之成为软实力和内驱力。为此,要增强内心认同。深入学习党史、人民检察史,持续深化对检察工作发展历程的理解把握,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特征,不断培植红色精神家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真学、真悟、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上。要做到言行一致。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历史基因”传承好、延续好,自觉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性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检察实践中,要压实压紧党组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以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劲头,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将事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任务安排实施到底、落实到地,做实“党建+检察”,稳固检察红色根基。

  二要以红色精神为标杆,做事业的“搏击者”。做事业没有拼搏奋进的战斗欲望,没有和工作需求相匹配的能力素质,终究难有成绩。当前全市检察工作渐有新的起色,但仍然任重道远,必须继续自我加压、抬高标准、奋勇争先,决不能有歇歇脚的心理,也不能有慢慢来的心态。要提升能力。保持本领恐慌感、知识饥饿感,既要从书本学、从网络学,又要向上级文件学、向兄弟单位学,更要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努力在学习和实践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要提升格局。站在检察工作的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动工作,做到盯着排头干、朝着先进赶。要提升效率。树牢效率意识,须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做到“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还要学会巧干,务求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三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做极致的“追求者”。“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2年如一日,只干一件事,不辞劳苦徒步进入贵州深林,历时12年对1000多个洼地进行实地考察,自学力学、测控、水文、地质等各方面知识,只为实现一个逐梦星辰大海的梦想。“求极致”是专业精神的集中体现,饱含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做好任何工作都应具备的品质。无论是检察办案工作,还是综合行政工作,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有追求极致的精神,要敢于用最高、最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跟自己较劲、对自己施压,努力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亮点,把亮点工作做成精品,挖掘自身的潜能价值。检察办案工作不能满足于办了,还要看能不能办成典型案件、指导性案例,能不能实现办案质效最高、司法资源投入最少、当事人感受最好、“三个效果”最优;综合行政工作不能满足于做了,还要看标准高不高,有没有真下功夫、下真功力,不厌其烦、不怕麻烦,不断从个体角度积累点滴存进之功,让机关内部运行管理的层次和水平有个新的提升。

  四要以红色精神为明镜,做生态的“净化者”。“自重者,人恒重之;自轻者,人恒轻之”。当下,我们需要传承好老一辈革命家对党忠诚、不负托付,任劳任怨、一心为公的革命风骨,摆正心态、包容并蓄、甘于奉献,莫看个人,但看事业,无问输赢,凝聚好干事创业的最大合力。要培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理性看待“冷与热”“得与失”“快与慢”的关系,不急功近利,不见异思迁,在平凡坚守中成就事业;要在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进一步对标对表,齐心协力为机关政治生态多植绿,共同塑造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不当“旁观者”“局外人”,更不能当“传染者”“污染源”;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做到“相互捧台、好戏连台”,否则“相互拆台、一起倒台”。

  五要以红色精神为鞭策,做权力的“敬畏者”。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安身立命之本。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极少数检察系统干部走上违纪乃至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在思想上腐化褪色,抛弃了清正廉洁这个安身立命之本。一个人能力再强,水平再高,如果不能够敬畏权力、廉洁从检,那就像沙上建塔,没有根基,注定会顷刻间“崩塌”,人生和事业也会被“一票否决”。“知敬畏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归、行有所止。”要深谙大节好守、小节难防的道理,对一切诱惑保持高度警惕,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慎始、慎终,真正系好人生的“风纪扣”;要牢记权力不是“私利”,而是“公器”,权力就是责任,坚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把滥权弄权的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要善于在负面典型中汲取教训,对照正面典型找差距,真正做到见贤思齐,常怀敬畏之心。

  (作者:安徽省宿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徐华兵)

[责任编辑:马志为]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