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金融检察>>要闻

守护上海金融安全的“闪亮刀锋”

时间:2017-03-24 10:08:00  作者:吴 艺  新闻来源:人民公安报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本报记者 吴 艺

  2013年,上海市公安局组建了全国首支集中负责金融领域案件的专业侦查支队——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一支队。成立以来,一支队以更高、更精、更专为目标,严厉打击金融领域犯罪,严密防范金融领域突出风险,先后破获金融领域大要案180余起,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600余名,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0余亿元。他们因此被誉为守护上海金融安全的“闪亮刀锋”。

  善打硬仗 勇于攻坚打造善于钻研的学习型团队

  “如果晚到斐济1小时或半小时的话,犯罪嫌疑人就会前往与我国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抓捕任务就失败了!”2013年8月,一支队展开连续60余小时的万里大缉逃,成功侦破上海公安经侦史上社会关注度最高、嫌疑人抓捕难度最大、涉案受害群众最多的“8·13”泛鑫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像泛鑫案这样的大案要案,一支队每年都会办理多起,善打硬仗、勇于攻坚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标签。“要在法律法规的研究上、在政策漏洞的发现封堵上和在智慧力量的博弈中全方位胜过犯罪分子。”一支队支队长周海峰表示,支队取得的丰硕战果得益于浓厚的学习钻研氛围。

  考虑到许多金融领域疑难案件往往都是“首例”“首起”,并无现成经验,也没有司法判例可供借鉴。一支队创办金融知识小讲堂,及时总结提炼办案经验,邀请金融领域的专家授课解惑,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学习,让侦查员们不再“本领恐慌”。他们的专业素养由此得到全面提升,打击新型金融犯罪的专业手段也不断优化。

  破案追赃 打防并举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只要有一丝可能,哪怕再艰难、再繁琐,也要把赃款追回来。”2015年,非法吸资1.9亿元的“沪易贷”资金链断裂。一支队探长林植出差2个多月,对涉案的相关投资项目进行逐一查证,及时对涉案资金、房产进行冻结、查封,尽最大可能为投资人挽回经济损失。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竭尽所能。”为有效守护群众的“钱袋子”,一支队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尽最大可能挽回群众经济损失。为把受害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民警创下了5天完成300余份证人笔录的纪录;在日常走访中,民警从细微的线索中排摸出虚构理财警情,及时把金融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群众的感谢信一封接着一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金融卫士”的敬佩与感激。

  为更好地化解处置涉众型金融犯罪风险,一支队牵头全市公安经侦部门,建立起以“属地负责、专业指导”为基本原则,“分区排查、分色预警、分层处置”为核心措施的风险防控网络,实现对该类犯罪活动的全覆盖排查、精细化研判、规范化处置,通过积极主动的排摸研判,尽可能做到线索早发现、犯罪早打击,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

  转变理念 创新机制建立金融犯罪打防控新机制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金融犯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动向、新变化。为有效预防金融犯罪,一支队先后走访了自贸区管委会、工商、税务等多家单位,深入分析自贸区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并研提了相关工作建议,及时发现弥补了金融管理中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犯罪手法越来越多样,等到案发后再打击将难免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此,一支队创新警务机制,转变金融领域犯罪“报案—破案—预警”的传统打防方式,打造“深入核心+动态巡防+跨前调研”三位一体的金融犯罪打防控新机制。他们先后与金融监管、行政执法、行业协会等部门建立了20余项合作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案件协查、打击整治、防范宣传的高效联动和无缝衔接。

  为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一支队以经侦总队和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共同创办的《智慧经侦》栏目为载体,制作播出30余期以案说法、以案宣传防范的专题节目,每天在全市各地铁站台、公交车厢内超过6万块的屏幕上多频次滚动播放,日收视人群达到2000万人次。

[责任编辑:刘蕊]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