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检察机关科技强检工作会议现场。林可 摄
与会代表参观检察科技应用展示。林可 摄
正义网浙江11月28日电(记者范跃红 通讯员林可)“科技强检关键还在于应用,抓住了科技应用,就抓住了科技强检工作的“牛鼻子”。”在今天结束的五年一次的浙江检察机关科技强检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陈云龙在8千多字的讲话稿中82次提到一个关键词:“应用”。这还不包括他的脱稿内容。而分管副检察长刘晓刚的工作报告更是以《狠抓落实,突出应用》直接点题。
事实上,强化应用一直成为浙江省检察院党组对实施科技强检战略的长远考量。在过去的五年,浙江检察机关突出科技应用,提升检察工作、尤其是执法办案工作的科技含量,取得了明显成效。“浙江检察工作不少方面能够走在全国前列,科技是重要支撑,”陈云龙深有感触。
据介绍,2008年以来,浙江检察机关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执法办案的科技应用,并形成了部门间主动协同应用,科技强检的战斗力不断增强。目前浙江检察机关统一应用的侦监、公诉、民行、监所、控申等业务软件和职务犯罪侦防信息管理系统,已经覆盖了所有检察业务工作;全省绩效考评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国资管理系统等办公、队伍管理及检务保障软件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互联网检察门户网站、舆情监测系统、微博等新媒体应用增强了检群互动;浙江检察机关创新的监所检察“四个办法”工作软件、“身份不明”涉嫌犯罪人员数据库比对系统等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心理测试技术、电子数据技术、司法会计技术、讯问录音录像技术等,探索构建具有检察特色的职务犯罪侦查技术支撑体系;立足于服务办案,提高司法鉴定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和水平。五年来,全省各级检察院技术部门完成各类检验鉴定、文证审查和技术协助8835件,改变或修正原鉴定意见200余件,均被办案部门或公安、法院采纳。
浙江省检察院检察技术部门还主动加强与办案部门的协作,与自侦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职务犯罪侦查中电子证据等技术应用的通知》,与侦查监督部门建立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资料质量审查联动工作机制,促进了讯问录音录像技术工作规范化建设;与公诉部门建立死刑二审案件技术性证据材料的审查协作机制等。
“人均办案一直高居全国第一,高科技、新型犯罪增多,尤其是职务犯罪更加隐秘化,复杂化,修改后的刑诉法对检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入推进科技强检战略的实施。”陈云龙对与会的全省百余名检察长说。
“我们必须坚持以全面应用来推动科技强检未来五年规划的落实,进而推动浙江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陈云龙最后说。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