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要闻

甘肃:以"五步工作法"决战决胜扫黑除恶

时间:2021-01-20 15:42:00  作者:南茂林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兰州1月20日电(记者南茂林)“被告人段某某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应当按照其所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3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近日,由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段某某等17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宣判,其余被告分别被依法判处19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缓刑,并处罚金。至此,这一作案时间长达10年之久、涉嫌88起犯罪、涉及高利转贷等8个罪名、非法敛财3.03亿元,严重影响当地经济、金融、社会生活秩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彻底覆灭。

  这是甘肃检察机关决战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缩影。2020年,该省检察机关共批捕涉黑恶案件110件333人,起诉213件1887人,其中涉黑32件473人,涉恶150件1254人。

  “以‘六清’行动为目标,聚焦案件办理,注重线索清零,着眼长效常治,持续发力、攻坚克难,”甘肃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玉介绍,专项行动之所有取得良好成效,还得益于省检察院积极构建周调度、月点评、季度分析、半年小结、年终述职“五步工作法”,对照既定目标任务特别是硬性指标、刚性要求,分项分段推进落实提升。

  每周统筹调度 及时查缺补漏

  “把工作做在平时,避免时紧时松,”该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齐世萍介绍,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我们突出线索核查,将每周调度工作作为抓落实的基础点,随时掌握进程,每周星期一通报各地核查进展情况,对推进不力的地区负责人进行约谈,确保完成清零目标。

  据悉,该省检察院要求机关各相关部门每周对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总结盘点,对本周重点工作任务系统梳理,对本院受理的各类涉黑恶线索建立台账,逐一督促清理;对市、县两级院受理的各类线索全面梳理,摸清底数。对未核查办结的线索逐一列出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分流线索,限期办结,将落实压力从院党组传递到了部门。

  为了实现清仓目标,该省检察院还坚持全省一盘棋,组建了工作专班,专门确定2名工作人员负责线索受理、清结工作,确保受理线索后1日内分流,对办理情况逾期未报送及时启动预警提醒。

  “通过加强统筹调度,强化过程管控,限时间、卡节点,每季度通报完成情况,保证工作强力推进。”齐世萍介绍,2020省检察院共受理线索557条,市县两级院共受理线索1992条,均已全部办结,实现了“线索清仓”目标。

  逐月逐级点评层层压实责任

  2020年初,省检察院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深挖根治、长效常治等年度目标,制定下发了《2020年扫黑除恶工作要点》,统筹谋划,全面部署。为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该院将月点评作为连接基础点的标尺线,检视周调度工作任务是否按照时间节点去推进、整体运行是否高效有序,确保工作成效。

  4月,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推进涉黑涉恶案件办理工作。

  5月,对依法办案、快捕快诉、强化督导等五个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6月,发布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阶段性成果,通报8起涉黑涉恶典型案例。

  7月,结合扫黑除恶办案情况,针对十大重点行业领域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监管漏洞,向14家省级行业监管部门发出了14份《检察建议书》。

  8月、9月,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线索核查不细不透、办案进度缓慢、涉“伞”线索发现、移交、跟踪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派出七个督导组,采取省市联动、压差推进督导方式,实现全覆盖。

  ……

  这份扫黑除恶“账单”背后,是该省检察院明晰差距与过程管控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及时采取措施补短板、强弱项的有效实践。

  “在此期间,我们通过‘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部门人员’月度逐级点评的方式开展督促,深入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做到人人不落空、事事不松劲、件件无死角。”该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保岗介绍,点评指导既点出特色、成效、经验,更评出差距、问题、不足,特别是具体点明“不落实之事”,点准“不落实之人”,点实“不落实之责”,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定清方位、增强动力。

  季度研判分析变难点为亮点

  为进一步加快办案进度,2020年一季度该省检察院挂账59起案件,对进展缓慢的案件,实行点对点、人对人督促指导。在对一季度办案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后,4月,该省检察院聚焦重点难点,又对40起在诉案件挂牌督办,实行“一案一策”,以通报约谈、实地督办等方式,确保案件如期办结。

  “将季度分析作为线接线形成‘回路’、衔接畅通的重要途径,盘点成绩、查摆问题、理清重点,明确下季度工作任务。”齐世萍介绍,通过“坐堂会诊”,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变成了亮点、特点、闪光点。

  2020年,该省检察机关共提前介入扫黑除恶案件192件;强化立案、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等诉讼活动监督,监督立案23件34人,监督撤案2件2人,纠漏捕漏诉237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13件;共起诉“保护伞”65人;向公安机关发出涉财继续取证、补侦意见书913件、追缴赃款检察建议73份,向法院发出财产刑量刑建议259份;核查财产刑执行案件1474人8264万元,监督财产刑执行立案活动53件,监督执行活动82件;共受理司法工作人员涉黑涉恶线索262件,全部核查后立案26件53人,其中,“保护伞”立案12件24人。

  “按照‘一个不放过,一个不凑数’的要求,对41起涉黑案件定性、证据认定及法律适用等问题及时组织专家研判指导,确保不枉不纵。”李保岗介绍,该省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办理了“2·12”“套路贷”案、“10·29”郑文毅涉黑案等一批重点案件,确保了案件办理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半年盘点 年度总结争创全国“中偏上”

  “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助推行业清源,促进长效常治,我们围绕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等黑恶势力易滋生蔓延的十大重点行业领域,剖析研判案件750件,梳理查找出45个突出问题和监管漏洞,提出47项109条检察建议,形成14份《检察建议书》并集中公开送达。”齐世萍介绍,收到检察建议后,各行业监管单位高度重视,刀刃向内,掀起了整治高潮,建立完善了相关机制制度21项。

  据了解,发出检察建议后,该省检察院主动与被建议单位沟通联系,逐一上门回访,听取被送达单位意见建议,确保检察建议真正落实见效。与此同时,省检察院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检纪衔接机制及同步抄送机制,确保长效常治。

  这是该院在季度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对半年工作进行盘点总结、安排部署的收获之一。

[责任编辑:刘彬]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