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基层快讯

武汉青山检察院启动“检调对接”程序化解社会矛盾

时间:2012-07-13 18:54:00  作者:花耀兰 吴申申 蔡莉萍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湖北7月13日电(记者 花耀兰 通讯员 吴申申 蔡莉萍)一起轻伤害案件中,何某、李某互为案件被告人和受害人,双方为赔偿问题“牛筋”了半年。日前,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启动“检调对接”程序,使俩人达成调解协议,最终握手言和。

  何某与李某是十几年的街坊,平时见面客客气气,常常约在一起打个小牌。2011年11月,二人在麻将桌上为了500元钱引发争端,事后再次见面时又一次发生口角,因一时言语冲动持刀对殴,结果同时将对方打成轻伤。

  何、李二人到医院治疗出院后将各自所付的费用进行比对,李某多出了8000元。双方约定何某赔偿李某8000元,李某立下字据以后不再找何某的麻烦。可是三个月之后,李某受伤的右手一直没恢复好,仍需进一步治疗,李某不但要继续支付医药费,还担心右手可能会导致残疾。焦虑之下,李某又找到了何某,再次要求何某弥补自己损失,并提出了8万元的天价赔偿费。何某认为李某背弃约定,是言而无信的讹诈行为。但考虑到自己有工作,不想把事情闹大,同意再赔偿李某2000元。这个数字离李某的要求无疑相差太远,双方僵持不下,不能和解。

  2012年6月,何、李二人到公安报案,要求对方赔偿。二人非常顽固,对赔偿问题互不让步,派出所做了大量工作仍无济于事。李某还多次到青山公安分局、武汉市公安局上访,要求公安机关给“说法”。7月2日,青山区公安分局以故意伤害罪同时将何、李二人刑事拘留。

  7月6日,公安机关提请青山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对于这起典型的邻里纠纷引发的民转刑案件,办案检察官非常慎重,在审查案卷的同时详细了解了案件的前因后果。检察官认为,这样的案件不能简单的一捕了之,如果走常规的刑事诉讼程序,等于是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不但浪费了司法资源,原有的社会关系只会进一步恶化。于是,该院通过与公安、基层社区组织的沟通了解,对此案捕与不捕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检调对接的焦点对症下药。

  检察官来到在看守所,专门为他俩算了一笔经济账,医疗费怎么算、营养费怎么算、误工费怎么算,双方都受伤了,按照法律规定又应该怎么算,人关在看守所里,所付出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劳动成本又是多少。通过检察官耐心细致的讲解教育,俩人终于开了窍。

  7月11日,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在双方当事人的积极要求下,启动了“检调对接”程序。按照检调对接的程序要求,该院委托辖区白玉山街司法所的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并邀请公安分局及案件双方当事人家属参加。调解会上,双方当事人心气平和地坐在一起叙明原委,调解员公平公正地劝导双方互谅互让,检察官动之以情进行法制教育,双方最终达成由何某向李某赔偿4000元医疗费的赔偿协议。青山区检察院也对二人做出了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

  据了解,自2011年以来,武汉市青山区检察院启动“检调对接”化解矛盾,共调解各类轻微刑事案件21件28人,其中要求公安撤回案件16件21人,不批捕案件18件23人,调处成功率100%,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责任编辑:zywxtw]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