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福州6月14日电(记者张仁平 范跃红 通讯员程慧)自从被立案侦查后,杨某忐忑不安的心一直悬着:如果定罪起诉被判刑,员工怎么办?公司怎么办?在闽浙两地三亿元在建工程,又该怎么办?
6月8日下午,杨某涉嫌伪造身份证件案公开审查,福建福州市马尾区检察院和浙江庆元县检察院通过远程视频,同步召开听证会,最终决定对杨某不予起诉。
杨某的公司在中国(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闽浙两地均有业务,因违章驾驶证件被扣,就非法购买伪造的驾驶证使用。2019年11月,杨某在浙江驾车途中被查获,庆元县公安局对杨某以涉嫌买卖身份证件罪立案侦查,2020年1月取保候审,4月移送该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5月25日,马尾区检察院在区工商部门了解到,杨某是两家民营企业的法人代表、总经理。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企业遭遇了停工停产困难,业务量下滑了80%,在杭州和福州两个建筑上亿元的工程项目也受到影响。“总经理如果被起诉判刑,在建工程势必无法顺利进行,员工也将下岗失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员工希望对杨某从宽处理,让企业度过难关。
5月27日,马尾区检察院将杨某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信息提供给庆元县检察院。在联系沟通过程中,两个基层检察院都认为,犯罪要罪当其罚。同时,对涉罪民营企业负责人应秉执慎捕慎诉理念,避免办了一个案子,倒了一个厂子的现象发生。为此,双方决定通过召开跨省公开审查听证会的方式,听取对杨某是否相对不起诉的意见。
6月8日下午,远程视频听证会如期召开。在庆元县检察院会场,承办检察官介绍案情和处理意见,认为,杨某主观恶性较小,且系初犯、偶犯,认罪悔罪认罚,可不予起诉。在马尾区检察院会场,该院邀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进行现场评议。
“该案公开听证审查,程序合法,实体公正,增强了司法透明度。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杨某不起诉,以实现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听证员一致表示。庆元县检察院结合听证意见,依法决定对杨某作不起诉决定。
6月9日,受庆元县检察院委托,马尾区检察院对杨某宣布不起诉决定书,并责令杨某具结悔过。“在艰难时期,一纸不诉书,是员工的定心丸,更是企业稳生产、化危为机的助推器。”杨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起诉是雪上加霜,不起诉是雪中送炭。”对总经理不起诉消息在公司传开,员工们为之雀跃、为共克时艰提振信心。
采访手记:民呼我应从善如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解忧,我有所为。
为妥善处理涉民企案件,这场联袂举行的听证会,跨越两省异域山川,彰显出闽浙两个基层检察院服务“六稳”“六保”的使命担当。
这份使命担当,背后是全国检察同呼吸共命运,是新时代同一个司法检察理念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涉罪民企负责人慎捕慎诉,此案不论在何时,在哪个地方检察院办理,都着眼于办一案、助一企,将“三个效果”统一于办案始终。
有了这份自觉,两地同频共振,相向而行:马尾区检察院敏于受疫情影响的民企所难所忧,倾听诉求,迅速反应;庆元县检察院立刻评估风险,回应关切,共同举行听证会,把法律政策与民企所呼所盼摆上桌面,公开审查,听取各方意见,接受社会监督。
有了这份理念,两个从未打过交道、有过业务交流的基层院从善如流,从领导、检察官到技术人员同心同步,为首次跨省远程视频听证会顺利进行,做好各项准备,整体过程沟通顺畅,高效对接。
民企负责人涉罪,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否妥善办好案,关乎企业生存、员工民生。本案,对杨某不起诉,他可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可稳企业、安员工、强信心,发展可期,实现最佳办案效果,这为各方各界所乐见。
浙江庆元、福建马尾两个不同地域的基层院,把检察新理念根植内心,融入办案,为服务“六稳”“六保”提供了生动样本,值得借鉴,也为他们站位高远谋发展的眼界格局和为民情怀点赞!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