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基层快讯

公开听证+集中磋商 滥伐林木补植难题终破解

时间:2020-08-25 13:16:00  作者:王丙成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沧州8月25日电(通讯员王丙成)“我们一定按照今天的磋商协议,按时保质足量的完成滥伐林地的补植复绿工作,保证不再滥砍乱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违法责任人霍某在河北省东光县检察院牵头组织的滥伐林木生态环境修复公开听证会上积极表态。 

  2019年8月份,林木种植户霍某急需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在没有申请采伐证的情况下,通过王某、徐某联系买主刘某将自己种植的10000多平方米范围内的树木擅自砍伐卖出,非法获利5.5万元。2020年5月份,东光县检察院再次对案发现场进行勘验回访,发现被毁坏的林地并未完成补种,全部种植了小麦。通过走访调查,该院发现因该案责任人较多,各方对补种责任互相推诿,始终未能达成修复协议。补植复绿工作停滞不前,成为一道难题。 

  东光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一方面积极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补植复种的程序、费用,建议必要时可以代为补种,另一方面主动与四名违法责任人多次沟通,宣讲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法律知识、认罪认罚政策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形式和份额,取得了初步共识。 

  8月24日,东光县检察院牵头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违法责任人,邀请了政协委员和律师代表召开了生态环境修复公开听证磋商会议,会议充分听取了各方的意见,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明确要求了补种的范围、数量和质量,检察院阐明了补植复绿的意义和承担责任的必要性。几名违法责任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清晰的认识,愿意主动承担着修复责任,自愿认罪认罚。 

  经磋商,达成了由霍某组织补种,承担劳务责任,其他三名责任人承担经济责任,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验收的补种协议,当场交付了补植费用,并缴纳生态修复保证金,如逾期不能完成补种计划,由政府代为补种,直接扣除保证金。至此长达一年多的滥伐林木补种案件画上圆满的句号。 

  与会政协委员和律师代表表示,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多方协调,化解责任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促成生态修复和解协议,不仅是对本案责任人的警醒,而且也是对其他林木经营者的震慑,有力的打击了乱砍滥伐的违法行为,保障了生态环境的绿色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颜妤函]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