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广州1月29日电(记者钟亚雅 通讯员齐鸣 卢懿灵)大海绵长通绝域,虎山高耸接层云。
地处珠江出海口的南沙虎门炮台是鸦片战争发端于广州的历史见证,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沉淀。1982年2月,虎门炮台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主要分布在角山(含蒲洲山)和上、下横档岛。
然而,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的保护现状却令人担忧。如何让昔日作为“金锁铜关”的南沙虎门炮台,重现“虎威”?近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立足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开展虎门炮台和遗址文物保护专项行动。
市院指挥,联动调查
2021年1月22日,南沙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针对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长期存在占用、破坏等情况开展调查。本次行动实行“统一指挥,内外联动”拉网式调查模式,由市、区检察院双平台指挥中心同步联动,配备两个“检务+技术+警务”调查小组,前往蕉门炮台遗址、巩固炮台遗址、蒲州炮台遗址调查核实。
本次调查取证是2021年广州市首个批复立案调查的公益诉讼新领域案件,首次启用大湾区(广州)检察公益诉讼协调指挥中心,联动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件调查指挥中心,同步汇报案件取证进度,在线听取取证意见,首次采用具有防篡改证据功能的执法记录仪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一键摄录、拍照、录音、标记重要事件,远程交互即时沟通,实时画面传输、语音对讲、证据收集三同步。
经调查核实,发现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存在不同程度被破坏、占用、刻画涂写、垃圾污染和遗留废弃建筑物等情况。
圆桌问计,公开听证
2021年1月28日,南沙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召开南沙虎门海防炮台及炮台遗址公益诉讼案件诉前圆桌会议,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六个行政机关代表、文物保护领域和行政法领域专家、广东省文物保护基金会代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分为公开听证、交流磋商、检察建议送达、释法说理、总结发言五大环节。会上,南沙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宇筠就南沙区虎门海防炮台及炮台遗址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情况进行通报,采取多媒体示证方式,公开展示调查核实现场照片、无人机航拍视频。随后,专家和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对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长期存在占用、破坏等问题建言献策。
中山大学魏清泉教授表示:虎门炮台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是广州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体现,但目前虎门口东西两岸炮台的开发和利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暨南大学邱新教授表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提出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南沙海防炮台作为一个国宝级保护单位,必须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才能进行有效保护。
政协委员冯穗江表示:在做好文物保护和利用这篇大文章上,需要各方高度重视,落实主体责任。保护难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办法还是人想出来的,我们要主动作为,才能看到保护的希望。
南沙区人大代表杨恒表示:文物对于我们的历史、南沙是重要的一笔,我们今天做好文物的保护,也是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担当,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
公开送达,释法说理
为规范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的管理和保护,督促行政机关全面履行监管职责,激活行政机关对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见证下,承办检察官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六个行政机关公开集中送达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
承办检察官逐一向被建议行政机关宣读检察建议书,针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及建议内容开展释法说理。
“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我们一定会积极配合,保护文物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检察机关给我们发检察建议,其实是在帮助我们做工作,我们一定会全力守护好南沙虎门炮台和遗址。”行政机关代表现场接收检察建议书,并表示积极配合。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检察院将扎实推进虎门炮台和遗址文物保护专项行动的开展,与行政机关同向发力,共同探索文物新路径,丰富“海洋公益诉讼南沙模式”历史底蕴,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检察力量。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