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上海6月22日电(记者林中明 通讯员张敏)在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记者今天从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案件通报获悉,随着网络技术、物流寄递行业和支付平台的发展,毒品犯罪逐渐形成全链条网络交易闭环,其中毒品流通环节呈现寄递化特点,不法分子利用物流行业,通过寄递方式走私、运输、贩卖毒品的案件增多。2017年以来,该院办理寄递毒品类犯罪案件83件,占毒品罪比重有所增长。
据该院介绍,目前寄递毒品类犯罪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寄递手段多样,除传统的寄递方式外,还涉及闪送、同城急送、智能快递柜等;二是区域跨度大,部分案件经过多个省份多次流转,甚至跨境寄递毒品;三是犯罪方式隐蔽,在邮寄其他物品中夹杂毒品,且寄件人、收件人姓名、等信息不真实;四是涉毒人员向大学生等青少年人群蔓延。
2020年12月,在校生杜某某,通过境外网络聊天软件向境外人员以人民币1300元的价格购买5片含有毒品麦角二乙胺成分的纸片(俗称“邮票”,简称LSD毒品),由境外邮寄至杜某某暂住地附近的投递站,杜某某取件后被民警抓获。经称重,上述毒品净重0.15克,经鉴定,上述毒品中检出麦角二乙胺成分。前不久经该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走私毒品罪判处杜某某拘役四个月,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2020年底,被告人李某某在网上结识购毒人员杨某某,在明知对方并非用于医疗目的之情况下,仍然至医院大量开具“聪明药”后加价出售并快递给杨某某。经鉴定:李某某贩卖的30粒“聪明药”净重4.19克,检出哌甲酯成分。前不久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某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此案中的李某某明知对方购买管制精神药品的目的是为“实现吸毒效果”,且查获的30粒“聪明药”净重4.19克。相当于0.419克海洛因。即李某某贩卖的毒品重量相当于0.419克海洛因,属于贩卖毒品罪中的一般情节,故检察机关提出了量刑建议并被法院采纳。该院结合案件会同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在杨浦区范围内的大、中、小学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警示教育进校园”活动,以案例介绍、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法治宣讲等形式,向在校学生宣讲法律法规知识。
针对毒品流通环节呈现寄递化特点,该院还结合办案在经过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召集涉案的寄递企业及其监管机关进行了座谈,共同分析寄递行业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隐患,研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并就寄递行业综合治理充分听取意见。近期,我院分别向相关寄递企业和监管部门提出了增强防范意识、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安全制度、加强教育培训等建议。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