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讯(通讯员张琛)春日下的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金黄的油菜花簇拥着200余年的古桥。立春后,这里的“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民俗活动如约而至,10余米宽的太平桥上,游客们有序踏桥三遍,在拱桥的石雕花栏间,续写着传承两个世纪的民俗画卷。
2023年初,安州区政协委员在区政协会上提出了太平桥、天缘桥的文物保护问题:上万游客年复一年的香火祈福,让青石桥栏蒙上烟熏痕迹,无序祭拜更埋下消防隐患。安州区检察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依托与人大、政协建立的《代表建议、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双向转化工作办法》,及时进行案件转化,成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案组,邀请政协委员一同进行实地调查。
安州区检察院借力借智,汇聚文物保护合力。采用空中勘验办法,弥补了传统人工勘验存在死角,容易造成漏测、误测等不足,启用无人机360度扫描古桥,为古桥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办案组多次到市级文物管理部门走访调研,邀请文物、林业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会商座谈,委托专家对文物保护现场进行实地勘验、鉴别,提出文物保护的意见。
经过前期勘察,2023年5月,安州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参加,并邀请提案的政协委员以及部分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等担任听证员,最终,听证会上决定对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作出标志说明,明确辖区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和安全员,加强文物安全日常检查,对辖区文物的周边环境定期进行清理,及时消除潜在的消防安全等隐患。随后,该院依法向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不能一发了之。”安州区检察院聘请政协委员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与办案组一起对整改情况进行协同监督,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办案组与政协委员多次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并回访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政府。
整改后的太平桥畔,专门焚香区、文物公告牌、应急通道一应俱全。
“以公益诉讼履职促进文物保护,不仅有利于保护太平桥这一历史文物,更有利于传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社踩桥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工作人员向安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为了保护文物、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我每年都来踩桥,体验越来越好了!”游客纷纷点赞。
“古桥与踩桥,不仅仅是文物与习俗,更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我们守护的是文物,也是记忆。”近日,检察官再次来到现场进行“回头看”,这座始建于清嘉庆四年的古桥,在安州区检察院和相关部门的守护下,继续承载着民俗记忆。下一步,安州区检察院将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继续加强与文化和旅游部门等单位的协同配合,让每块青石板都讲好安州故事。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