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讯(通讯员陈黔钰)贵州省思南县检察院的调解工作办公室里,四张木条桌拼成一圈,围成一个空心的正方形。就在这四方条桌上,当地居民王某与赵某长达十余年的经济纠纷成功化解。
检察官正在为王某与赵某的经济纠纷进行调解。
王某与赵某本是关系很好的朋友。2013年起,两人为同一个建设项目提供砂石材料,赵某提供的材料全部由王某进行交付,并由王某与项目方进行结算,两人经济往来也变得密切。在提供材料的过程中,产生的运费、伙食费、砂石方量等,两人都有所记录,但由于持续时间长、来往账目过多,有些账目没有及时妥善处理,加上案涉经济往来交错复杂,两人之间的“糊涂账”越来越大,涉及金额竟高达100余万元。后来进行结算的时候,双方因对账款都有争议,僵持不下,便逐渐产生了经济纠纷。多次争论无果后,最终两人矛盾激化,进而对簿公堂。
在一审、二审中,两人对争议的内容各执一词,都不妥协让步,即使法院作出了判决,王某仍然不服。2025年年初,王某就与赵某经济纠纷一案不服法院判决,向贵州省铜仁市检察院申请监督。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具有达成和解的可能性,遂启动市、县两级联动化解机制,指定思南县检察院开展和解工作。
该院受理后,承办检察官胡亿通过对案情分析,并结合以往案件调解情况,迅速厘清了思路,分为三个步骤开展工作。他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让双方当事人先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促使双方对无争议事项达成初步共识,筑牢调解基础;其次,通过双方当事人当面提出并讨论争议内容,进行总结、理清争议的焦点,在达成初步共识的基础上,详细梳理双方争议的具体事项;最后,逐项调查核实争议内容,根据双方的材料,耐心地调解和释法说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经过检察官十余次的面对面地释法说理后,两人终于放下了争议,签订了和解协议,这起十余年之久的经济纠纷得到成功化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