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赣州6月11日电(通讯员 赵华)“我家住在赣江边上,这有一个臭气熏天的废旧塑料加工厂,搞得我们没办法正常生活,希望你们能来管一管……”2018年3月,江西赣州赣县区沙地镇攸镇村一村民刘某电话向赣县区检察院反映到。
一接到群众反映后,该院立即派人前往现场调查核实情况。“检察官,你们来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如果你们管不了,我们就要向上面反映!”刘某在现场激动得说道。“谢谢您给我们反映情况,您先不要激动,我们会依法调查、及时处理!”该院检察官边向刘某解释边拍照固定证据,随后展开了调查。
经查,2017年福建籍郑某在沙地镇攸镇村成立了一废旧塑料加工厂,该厂就建在赣江边上,离赣江仅30米距离。郑某在未办理环保手续、未编制环评报告书、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情况下,将自2017年7月以来收购的近500吨废旧塑料编织袋,进行废旧塑料的回收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渣、粉尘直排,废水简单沉淀后直排赣江,恶臭气味和噪音弥漫四周,严重污染赣江和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周边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要想化解矛盾,光看磨嘴皮子就没用的,必须要有实打实的效果,而且必须要快!”该院办案的检察官说道。
为及时制止这一违法行为,该院依法分别向区环保局、沙地镇政府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区环保局责令违法行为人郑某立即停产整顿、排除妨害、消除危险,建议沙地镇政府按照区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属地管理的要求,协助区环保局督促行为人整改到位。收到检察建议后,区环保局迅速启动了调查执法程序,下达了关停、限期拆除的通知,一个礼拜后,该厂的机械设备就被全部拆除,现场灰渣被清理干净。
该院延伸民行职能参与社会治理,以生态公益诉讼为抓手,借助“公益诉讼”这一有力武器,主动搭建“连心桥”,下沉检力成立派驻区水利局检察室,搭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平台,进一步完善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通过召开生态环境检察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健全行政与检察监督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各行政机关工作合力,重点对影响群众生活、破坏生态环境、社会反响强烈的案件开展生态公益诉讼工作,继承并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做到抓早抓小、就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成功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诉前监督案件,走出了一条“枫桥经验”的新路子。
据了解,一年来,该院共摸排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线索16条,立案8件,依法监督取缔了3个非法采砂点,关停了2个排污企业,整治了1个采石场,并有效化解了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13件次。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