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资讯

浙江宁波:公益诉讼工作"年报"出炉 追回国有财产270万

时间:2018-08-16 16:52:00  作者:蔡俊杰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宁波8月16日电(记者蔡俊杰)8月15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该院新闻发言人、副检察长李红澜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情况。数据显示:从2017年7月至今的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收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9件,已经立案审查112件,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99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63件,所办理的案件已覆盖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四大领域。目前,宁波市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数、立案数、诉前程序案件数均位居全省检察机关前列。

  据了解,在宁波市各级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进展顺利。该市检察机关在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中,更加注重发挥诉前程序作用,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纠正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主动整改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更高,效果更好。在相关行政机关的理解和配合下,公益诉讼案件基本能够在诉前程序中得以解决,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而且提升了检察监督实效,促进了依法行政。除部分未到回复期限外,行政机关都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履职且回复,检察建议的事项得到较好落实,确保了良好办案效果,形成了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

  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检察公益诉讼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通过公益诉讼追回国有财产270万元。在保护生态资源环境领域,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处置危险废物60余吨,清理各类垃圾1500余吨、清理占地面积160余亩,修复被非法改变用途、占用的耕地23.2亩,修复被损毁国有林地6.2亩,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16.7亩,追缴生态补偿费450多万元,整治、关停未经环评审批的企业12家,责令责任人增殖放流鱼苗6万余尾,有力地保护了宁波的绿水青山、蓝天碧海。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全市检察机关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饮用水安全、食品药品卫生等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入手,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对生产生活影响严重问题。

  宁波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侵害国有财产、违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侵害英雄烈士权益,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目前主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向检察机关举报和反映:一是可以向市县两级检察机关“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12309检察服务热线),通过来电来访来信对公益损害进行举报;二是可以向宁波网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反映,该平台是宁波市检察院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建立的公益诉讼联络站的有效载体;三是可以通过检察机关即将推出的“掌上检察·微公益”微信小程序进行线索举报,了解线索办理进度。

[责任编辑:刘彬]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