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 检察日报社主办
 
首页>>检察>>检察资讯

山东省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探索监狱巡回检察新模式

时间:2019-01-16 15:43:00  作者:匡雪 李弘  新闻来源:正义网

评论投稿 打印 转发 复制链接  |  |  字号

  正义网济宁1月16日电(记者匡雪 通讯员李弘)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99件,提出书面纠正刑事执行活动违法29件,发出书面检察建议8份,其中公开送达6份。这是山东省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自2018年6月实行对监狱巡回检察试点以来的工作成果,分别比巡回检察试点前同比增长35.62%、163.64%和33.33%。

  经过半年的试点探索,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这些数字背后,充分展示了巡回检察对于提升监督质效、推动落实治本安全观的重要作用,是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成果展现。

  新方式带来新变化

  根据最高检和山东省检察院部署,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作为巡回检察第一批试点单位,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建立起“1+6+N”巡回检察工作标准体系,具体包括6项工作制度、10项工作程序、19种法律文书、189项检察清单和标准,构建起明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南,为巡回检察试点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

  有了标准遵循,工作效率极大提高。检察人员按图索骥,能够快速发现存在的问题,均一一提出整改建议,有效排除了问题隐患。

  在检察方式上,采取不固定时间、不固定人员、不固定方式的工作模式,在每次巡回不少于10天的前提下灵活掌握检察的时间和周期,使巡回检察更具机动性,有效避免了“熟人”模式带来的弊端。

  巡回检察中,采取看、听、阅、察、问、谈、访七步工作法,形成立体化、链条式检察方式。建立以罪犯服刑情况为主干,所有改造环节的情况和资料为枝蔓的“信息树”,通过顺藤摸瓜、梳理整合和统筹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

  2018年10月,通过对材料对比分析,发现罪犯宗某某因违纪被予以处罚后,监区没有及时报送有关材料,导致其通过评审被提请减刑,随即依法提出纠正意见并被采纳,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新机制带来新成效

  巡回检察涉及很多专业问题,检察人员存在知识“瓶颈”,为此,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与安监、消防、疾控和食药监部门召开座谈会,形成了会议纪要。有关部门将平时对监狱开展检查情况及时通报检察机关,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巡回检察。

  “外援”的加入,达到了借用“外脑”搞好监督、办好案件、提升专业能力的目的,进一步拓展了巡回检察的深度和广度。

  两轮巡回检察,专业人员在消防、生活卫生、生产安全检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发现各类问题50多项。针对室内消火栓水压检测和消防喷淋设施存在隐患,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志不符合规定等隐患,消防人员及时予以提醒,疾控人员则发现了药品冷藏不符合有关规范、精神类药品随意开具等问题。

  “些问题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视而不见,这次检察对我们帮助太大了,”一名监狱干警这样表示。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巡回检察,是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提升检察工作公信力和社会参与度的另一种有益尝试。

  前不久,该院在一轮巡回检察结束后,举行了检察建议公开送达活动,一次就向监管场所公开送达6份检察建议,内容涵盖监管安全、消防安全、医疗卫生、生产劳动、权益保障、刑罚变更执行等方面的问题。3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第三方全程参与活动。

  “发现问题精准,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一名人大代表在活动现场这样表示。

  新模式带来新突破

  实行巡回检察后,原来的派驻人员撤回院机关,重新组成办案组不定时进行巡回检察,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与监狱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相关信息,如何及时受理服刑人员的诉求和反映,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一方面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应用软件和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济宁市城郊地区检察院检察长王世训介绍说。

  据悉,该院与监狱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情况通报和沟通配合机制,会签有关文件,规定对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事故检察、罪犯死亡、又犯罪及行政奖惩等情况及时向检察机关通报,明确互通协作责任部门和信息传送工作的标准。

  此外,在每个办案组确定一名员额检察官,具体负责与所巡回监狱沟通联系,承担日常检察监督、督促整改落实等工作任务。

  为了适应巡回检察工作需要,畅通与服刑人员联系渠道,该院研发的“在线检察官”和“巡回检察APP”应用系统,搭建起检务公开、约见申请和移动办案三个平台。

  安装在每个监区的视频终端具有人脸识别功能,服刑人员在终端前点击约见按钮,系统会自动将服刑人员信息和约见请求发送到管理平台和检察官手机。

  系统安装应用以来,共推送检务公开内容35期,发布问卷调查12期,收到约见申请300余人次,其中第一个月约见数量就比上月增加了35%,被服刑人员称为“永不下班的检察官”,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创新成果并在全省进行推广。

[责任编辑:刘彬]
电子报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 2025 JCRB.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18232号-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6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355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541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第181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字第22001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76号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642 3089